该吃午饭了,刚刚还是重病在身的老太太自己坐了起来 7月28日上午,3位在徐医附院门口乞讨的两男一女引起了保安小高的注意。经过观察小高发现,他们并非身处困境而乞求别人的帮助,而是在编造理由骗取市民的同情,以此牟利。记者通过前期调查也发现,这3人身上有着诸多疑点,然而正当我们准备继续跟踪调查时,他们却神秘地失踪了(详见本报7月30日A4版《刚刚跪地乞讨 转眼打的离去》)……
■采写/彭城晚报记者 王彬 实习生 史先宝 ■摄影/彭城晚报记者 李松
图说故事 失踪两天后,在徐医附院门前乞讨的男子再次现身
再次现身 “两男一女”组合变“两女一男” “晚报吗?你们报道过的那3个乞讨的人又出现了,就在徐医附院门口。”7月31日上午9点,一位热心市民拨打了本报的热线电话。 其实就在报道见报的30日下午,有人反映,在火车站发现了那3名乞讨者。不过当我们赶到火车站后,却发现人早已不在了。那么,这3个人究竟是不是我们要找的人呢? 还未走到徐医附院门前,围观的人群就让我们猜到了答案。拨开人群,我们看到了似曾相识的乞讨场景。只不过,这个乞讨3人组中,除了其中一名中年男子没有换外,其他两人全换成了新面孔:一位是大约30岁的女人;另外,躺在地上的老妇人也换成了“新人”!就在我们默默观察的过程中,不时有行人往他们面前的盆中投来硬币。 为了验证我们的判断,我们调取了3天前拍摄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3天前的那位老太太留着短发,而这一位则明显是长发! “组合”的悄然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不怕市民看出其中的破绽吗?我们决定和这3名乞讨人员正面交交锋。
漏洞百出:两天前还是心脏病 如今成了脑血栓 走近他们后,我们又发现,3天前放置的诸如寻人纸条等道具不见了,只剩下放钱的脸盆。老人身上盖的厚被子也换成了毛毯,一男一女轮番在地上磕着头。中年男子磕头的同时还“嗯嗯”的发出声响。一旦有人向盆中投来硬币,男子磕头的劲头似乎更足了。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