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小慧纳闷的是,虽然围观者听完她的解说后都纷纷称好,但真正掏钱买的人却寥寥无几。一天折腾下来,她的嗓子都喊哑了,却只卖出了两包尿不湿。女孩心想,万事开头难,可能是自己的宣传还不到位。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周末,小慧又到另外的地方叫卖。然而,每次都收效甚微。但在推销过程中,她发现许多人都认为成人尿不湿太贵,也有人问能不能将一大包纸尿裤拆开来卖……想着想着,小慧恍然大悟,原来,产品卖不出去的主要原因是,一包尿不湿最少也有10多条,而一般人买一两条就够了。超市正是因为只卖整包的,而失去了大量的顾客。
症结找到了,赵小慧开始对症下药:先是购买了一些经过消毒的塑料袋,然后把一包纸尿裤拆开,分成两条一小包,再重新包装好。这样一拆一包,小慧不仅可以提高成人尿不湿的销量,还可以多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新举措推出后,果然购买成人尿不湿的人数大增。小慧辞职,开始全心全力推销她的前卫产品,平均每月能挣两三千元。在2004年春节前后的销售高峰期,她甚至一下子就赚了5000多元钱。
动动脑筋:小小尿片,月赚2万
2004年5月,赵小慧手头有了一定的积蓄后,便开始由摆地摊零售改为网点代销,并把目光锁定在工厂附近的小卖部。开始,小卖部的老板觉得成人尿不湿的市场潜力不大,不愿意代销。赵小慧只好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这才愿意代卖试试。小慧认为,成人尿不湿是一个利润较小的商品,只有把网点撒得越开才越有赚头。之后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火车票代售点、医院和出租房等都成了她拓展的市场。
2005年春节前后,小慧的成人尿不湿空前热销,一下子净赚了4万元。可春运过后,一些代销点的生意就淡了下来,有的代销点甚至拒绝和她继续合作,小慧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赵小慧再次去光顾以前代销的小卖部时,发现那些代销点的老板都自己进货自己卖。弄明白这个情况后,她心想:仿效是商业上很正常的一种现象,要想自己的商品脱颖而出,就得亮出特色。
她发现,尽管散装成人尿不湿吸引了不少回乡的打工者,但是,也正因为散装的没有任何牌子,其卫生状况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针对这点,小慧对分拆后的产品又进行了精包装,不仅使用消毒过的包装袋,并且标明了牌子、尺寸大小、生产厂家和出厂日期……。这样,经过包装的尿不湿更加精美,而且卫生可信。
慢慢地,以前的店主又主动要求代销小慧的成人尿不湿了。
后来,赵小慧发现,除了长假外,平时乘车的人少,她的市场销量自然也低。于是,她又想到成人尿不湿本来是针对病人和老年人生产的,自己何不直接到医院、养老院去推销呢?也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种新产品呢?
果然不出所料,许多老年人、病人平时很少逛超市,他们有的压根儿就不知道还有成人尿不湿这种产品。赵小慧的上门推销,自然倍受欢迎,一下就为赵小慧打开了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市场。
如今,小慧每月的盈利稳稳保持在2万元以上。腰包鼓了,小慧的目光也瞄得更远了。她打算再过一段时间找一家专门制造成人尿不湿的工厂,联手推出长途专用纸尿裤,并申请专利。
赵小慧之所以推销成人尿不湿发了财,关键在于敢字当先:一是她敢于脸红,向别人认为不可能的禁区挑战;二是她敢于动脑,将厂家的大包装拆开,重新精包装,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