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按1981年,19岁的杨玉晶中专毕业,分配到家乡一所兵工厂,性格活泼爱好文艺的她,工作不久就由一名技术工人变成了单位的宣传员,很快又被当地广播电台调走做播音员。杨小姐特别热爱播音工作,“播音教会了我时刻都要微笑,因为只有微笑起来你的声音才是最好听的,虽然听众看不到,但是他们能感觉到。”她含笑解释给记者听。在电台她一干就是5年多。
1988年,因丈夫工作调动,她辞掉心爱的播音工作,应聘到一家酒店做客服经理,在这里她接受了微笑服务、站立服务的训练,学会了如何更加周到得体地待人接物。两年后,她应聘到一家贸易公司做对外贸易,在这里她学会了如何谈判、如何签合同。“这三次工作经历为我开创自己的事业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年轻时候的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甘心做丈夫身后的女人
1993年3月,杨小姐的丈夫被公司派到驻烟台办事处。那时的杨小姐觉得,女人的事业没必要比丈夫做得好,而应该站在丈夫身后全力支持他。所以,她毫不犹豫辞掉东北的工作,随丈夫来到烟台开发区。她来烟台开发区第二天就在彩云城租了一间小房子开了个小百货店,不久她又应聘到一家公司做业务员。每天早上6点多,杨小姐就从开发区乘公交车来到市里,然后就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满芝罘区跑,南到黄务,北到芝罘岛,都有过她奔波骑车的身影。“我至今对烟台的大街小巷都很熟悉,就得益于那段工作经历。” www.chuangyezg.com
一家大酒店招人,杨小姐又应聘到酒店工作。因为在东北做过几年客服经理,她的工作很出色,很快被提拔为酒店经理,每天车接车送,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不久丈夫就表示不愿意她继续做这样的工作。
虽然这是杨小姐在烟台闯荡这么久做的最好的事业,因为丈夫一句话她就辞职了。她没有技术而且想多照顾家庭,于是就在开发区找了份相对自由的售楼工作。那时的售楼业刚刚起步,公司没有什么经验教给员工,就靠他们自己琢磨。杨小姐结合自己在东北干贸易时的经验,认为售楼也要知己知彼才能战无不胜。于是她假扮成一个买主,每天一家一家挨着看开发区的楼盘,记下他们的位置、户型、价格、优势等信息,回来后就做成一张大表格与自己所售的房子比较,寻找优势、卖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小姐的销售量一直在公司遥遥领先,她独特勤恳的工作方法成为全公司学习的榜样。“后来的售楼员都这么做,他们管这叫‘踩盘’。”杨小姐乐呵呵回忆说 1995年,杨小姐开了一家小型中介公司,她的工作能力得到一家大型药品公司经理的赏识,这家公司聘她做了办公室主任。工作清闲收入也不低,杨小姐干了一段时间反倒觉得没有意思。她主动请缨,希望做公司的销售代表。总经理告诉她,医院的销售还是空白,以前有人跑过,可是困难太多。杨小姐信心十足地捡起了这块没人啃的硬骨头。因为药品是买方市场,杨小姐到各家医院登门拜访时屡遭白眼和驱赶,回家时觉得伤了自尊的她常常会大哭一场,可是第二天她又会一如既往笑脸上门。因为好强的她始终铭记着当时答应经理的一年10万的销售业绩,她不肯轻易服输。
让所有同行吃惊的事发生了,仅一年时间,杨小姐就将自己公司的药品打入了烟台各大医院,她的年销售业绩是200万元!然而正当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