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百利和她的同事将螺旋藻做成了粉末添加剂,成本很低,仅仅是市场价的三分之一。她甚至希望,能把这种廉价的营养品推向全世界,因为这种病不仅存在于菲律宾。
对他们来说,目前最困难的是资金方面的问题。最初,跟她合伙的几个朋友,每个人出了几千美元,买到原料养海藻。但到了转化成食品这个环节,仍然是缺钱。他们的解决方法是,跟当地的食品公司合作,先把产品推向市场。
目前她的产品还没有开始销售,按照计划,4个月之后,她的产品就会上市。一种是糖果,一种是添加剂。他们拿到的执照,是营养品的执照,而不是药品。她并不怕别的公司来抢占这个市场。“我们是为穷人服务的,用最低的成本来做这个事情。技术可以偷,但理想与商业计划是偷不了的,因为不会有人拿钱来为穷人做事。”
金百利说,目前她的产品有两种销售模式,一种是间接的销售模式,做成螺旋藻的糖果,卖给政府,用公共计划服务穷人。另一种模式是生产以螺旋藻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这将是他们利润的主要来源。
在菲律宾,由于传统文化的原因,女孩大部分做了家庭主妇。她却比较倔强:“我不愿墨守成规,去做一份平庸的工作。”
用海藻制造营养品,是金百利一直努力的方向。上大学的时候,她就开始在自己家的后院里种海藻,为了给海藻更多的养分,她甚至买了很多动物的内脏,把自己的家搞成了一个“实验室”。
她的父母一边感到惊奇,一边默默地支持她。他们是从福建过去的移民,也是创业者,母亲早年生产内衣,现在已经与当地最大的纺织厂有了合作。她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姐姐在波士顿经营一家自己的公司。“我们家似乎有创业的血统。”
早年,金百利一家生活在菲律宾马尼拉的贫民窟。“有很多棚户区,堆积着很多垃圾,远远看去,经常冒烟,那个地方也被称为烟山。”
她看过《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觉得很写实,里面的很多场景,比如棚户区,比如电话中心,都让她想起自己的童年。
她当然也希望成为百万富翁。“经济是衡量的一个硬指标。但更重要的是,我要跟很多庸庸碌碌的人区别开来。比如某天早上出门,你会看到很多捡垃圾的孩子。如果能改变他们的生活,那我就会觉得自己不再平庸。这就是成功。”
21岁,她不太喜欢别人提到她的年龄,“很多人觉得我太年轻,不愿意理我。年龄不就是个数字吗?年轻人有激情,也很谦虚,会去努力去学很多东西。”她说。
这次卡地亚创业大赛给冠军的创业资金仅有2万美元,但给获奖者提供的顶级专业团队的创业指导,这是金百利与乔琬珊、艾莉娅都梦寐以求的。而她们商业计划的创新性,以及对弱势群体、本土文化的关注,也正是大赛评委所看重的。
这次是金百利第三次来中国,六年前,她和父母到福建老家看望了祖父母。她讲英语,也会讲闽语,但普通话不好。“两年后,我要把螺旋藻的添加剂卖到中国。”
这个看似还稚气的女孩,野心勃勃。
创业好文章,尽在草根创业网chuangyezg.com
乔琬珊
哈佛女孩的牦牛帝国
27岁,毕业于哈佛大学。2006年创办Shokay公司,专门利用牦牛纤维生产家用服饰、儿童服装等。她的公司从偏远地区牧民手中直接收购牦牛纤维,并雇佣农村的女编织工。她希望Shokay能引领“既具有异域风情又具有社会责任的奢侈风尚”。
创业秘笈:牦牛。
乔琬珊让阳光媒体集团主席杨澜感到惊异:你其实已经很成功了,还来参加创业比赛?
乔琬珊折叠式的名片上写着:Shokay,世界上第一家牦牛生活创意店。在美国出生,7岁回到中国台湾,然后又去美国念书,到中国大陆创业,现任Shokay公司的CEO。这是乔琬珊目前的人生足迹。
她现在最苦恼的是,一种没被世界认知的东西,如何被别人认同?很多时候,她耐心地将“牦牛绒”的来历介绍给客户。但对方听完之后,摸着手中温滑的衣服,惊奇地问:这个是从羊身上剪下来的吗?
虽然牦牛被说成“一身都是宝”,但很少有人认识到牦牛绒的价值,手感粗糙、颜色单一,这是一些人对牦牛绒衣装的印象。在国外,人们对牦牛绒几乎一无所知。
“80%的牦牛绒出产在中国,带动这个行业的也必须是中国。”乔琬珊说。这句话的另一句潜台词是,在中国领先这个行业的,正是28岁的乔琬珊。
“要做MADE IN CHINA的东西”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