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老丁,摄影爱好者。他的太太在杭州,他一人在上海做大厨师。他平时风里来雨里去,十年拍摄了近万张摄影图片,他也只是发表出了不到十分之一,稿费也少得可怜。
笔者拍了200张数码相片,媒体用了一大半。于是老丁盯着我说,看来我要盯牢你了,你是一个财神。
笔者告诉他,你盯牢我有什么用?你要和编辑聊,给他们写信,问他们需要什么题材的摄影稿,有了主题再拍摄再投稿。老丁说,你给我一个具体的方案吧。
笔者说,我哪里去给你搞方案,你自己摸索。
那天他又说他的生活多么艰难,为了买更贵的相机,他借了钱,瞒着太太吃榨菜过日子,偷偷还高利贷,要三年才能还清。
于是笔者提议说,你那一万张照片是一笔财富,你要整理好,发说明单给媒体,让他们看样订货。
老丁说,他们用了我的图片不给我稿费怎么办?笔者又苦口婆心:他们不给你稿费的概率极低。
后来老丁试着去做了,他的摄影作品里有许多年前的体育赛事,一些媒体正想找找不着,于是付了他二三倍的稿费。老丁现在终于开心了。
NO.5眼光短浅型
整个夏天和初秋,笔者几乎每天都骑上电动车去一个不算近的路边摊吃陕西凉皮。
他们的凉皮,3元一碗,比别的地方贵出5角,但是好吃。可如今秋风四起啊,眼看冬天就要来了,许多热衷于吃凉皮的人都把目光盯上了热腾腾的菜馒头和其他一切热的东东。
笔者对老板夫妻俩说,你们可以鼓动大家批发,比如你们一盒是3元吧,你们卖10元4盒,把凉皮单放,调料单放,鼓励刺激大家多买,放到冰箱的冷藏箱里,这样你们就有批发的生意了.
可是他们的眼里只有苦干。他们认为仅仅四盒就少卖了2元钱,不划算。他们不算批发带来的效益:凉皮可多买那是对冬天寒冷的一种多好的对抗啊。
他们一天又一天站在飘满落叶的路旁。现在笔者路过此地也会若无其事地匆忙而过,因为胃已不再允许我吞进凉皮这样的凉物了。他们的生意越来越淡了。许多温州的夫妻店,他们做纽扣这样小的生意,他们渴望人们来批发,利薄是小事,薄利多销让他们在上海买了房子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