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按:在个人创业的起步阶段,创业者要么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开创自己的创业之路,要么联合几位朋友集体共事,一起来形成团队,共同发展。但是,在个人创业高达 85%的失败案例中,单枪匹马上阵的创业很容易因为势单力薄而中枪落马,而集体共事的创业团队往往又因为内部矛盾摩擦及得利分配的不均而导致解体。在创业者的人员共事问题上,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呢?
在整体框架下调配
创业需要的是一个系统,而非某一两个单点,作为单独的一个人,不可能具备创业所需要的所有技能和资源,并且,在对市场的思维方式方面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个人必定有欠缺的地方,再者,有些涉及到专业领域方面更是问题,始终要记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创业者自己不要过于逞强,以为自己是十项全能。所以,创业者需要从事业整体规划出发,确认哪些方面的技能和资源是自己所欠缺的,再以此来寻找相关具备此类技能和资源的共事者,大家的资源和技能实现整合,共同发展。
当然,这个团队无论有几个共事者,所持有的股份上可以做到大家平均,但在统一规划方面必须得确立一个主导者,不然就很容易出乱子,各人的资源不通过一个整体的框架进行调配整合,就是浪费,每个人的执行力若是没有集中在一个方向上,也是浪费,尤其是大家形成决议后,就必须确保集中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向一个确定的方向前进。若是在形成决议后,每人的想法和行动方向没有一个主导者进行统一规划约束的话,那么很容易大家的新想法就会不断地否定原来的老想法,新的行动方向又会不断地取代原设定的方向,很快就会导致巨大的内耗和矛盾。
尽早确认责权力
创业主导者在尚未进行共事者的寻找确定事情之前,把相关的问题都该提前想清楚,这个相关问题是要包括创业创业中国www.chuangyezg.com者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问题,越多越好,越细越好,统统罗列出来,宁滥勿缺,并且把每个所列出来的问题都做最坏的设想,因为在后期的人员共事和事业发展中,难免会产生很多问题,而绝大多数所发生的问题都很难有效解决,只能未雨绸缪,从预防事情上下工夫。
在具体的共事人选取问题上,就得充分考虑好具体要哪些方面的共事者,要几位,各自的责权力怎么分配,人员共事中可能遇到的负面情况都有哪些等等,基本形成一个大概的纲要,等共事人基本确定下来之后,大家再一起对这个纲要进行修改和完善。但是,不能等到共事者到位了之后再来计划起草,因为,在做规划、纲要这类事情上,一个人很快就能理出来,人一多,方向一多,就乱了,大家集体进行的修改和完善,必须在一个已经基本成型的框架基础上完成。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