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创业网诊断书:不做调研
没有进行事先详细周密的市场调查,只是凭浅显的现象认为某某行业好赚钱,就贸然投资进去。经商跟炒股一样,微微看到别人赚了,以为自己进入这个领域一样可以大捞一笔,其实进去才发现自己错了。
在国外做生意通常要委托专门的市场调查公司作专项调查,而国人往往头脑一热拍脑袋凭直觉来决策,而且更多的因素是为节省这笔费用而免去这个环节,但是自己又没有能力作系统的市场分析。投资者在制定投资方案时,完全无视自身条件,只知盲目跟风,在中国企业界几乎成了一种病。盲目追风的投资,容易使投资者对投资风险估计不足,因而准备亦不足,一旦出现问题便不知所措。
此外因为自身经验不够,又没有调研,便找来合伙人。殊不知,对合伙人也是需要调研的。微微就对合伙人在投资中的作用不能准确定位。对合伙人当作专家偏听偏信,当专家出现失误时,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往往造成投资失败。
治疗方案:选择自己熟悉的入手
创业领域的选择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创业领域没有好坏之分,没有对与不对,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特长,必须认真分析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业。
而选择自己热衷的领域入手是一条捷径。做你所爱的,爱你所做的。当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人们会投入巨大的热情,也就容易取得成功。同时,要尽量做自己熟悉的事。俗话说“做生不如做熟”。特别是在创业初期,对能否做下去,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创业者对这个项目的熟悉程度。“即使是宝贝,放错了地方也只能是废物”。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经营之道。如果创业要涉足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盲目从事。
朝三暮四不可取
典型症状:多行创业无一做大
【案例】一成年便顶替父亲进入渝州汽车修理总厂,不安分的他总想创业,从1983年开始弄小作坊做豆腐干起,25年间邓乔治细数自己从事的门类不下20种,但直到现在,双鬓已经斑白的他还是一名创业者,现在做茶叶生意。50岁左右的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10岁以上。
“1983年自己弄个小作坊做豆腐干,虽然生意好,但后来迫于父亲的压力,关门大吉。”到了1993年,被生活条件所逼,邓乔治便利用周末的时候做点小生意,提着袜子满街卖。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