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对“80后”餐厅来说,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司徒等8名同学中标“80后”餐馆一周年了。炎热的午后,记者利用这个空档时间,在餐厅如约见到了司徒。一走近餐厅,醒目的吧台与摆在餐厅中央的红色沙发椅格外相称,吧台左边一个角落放着一个书架摆着各种杂志,给人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餐桌上方悬挂着一幅毛泽东画像,在表演舞台正中间,衬托出餐厅独有的文化理念。
“理想与现实差距很大,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创业,理想与现实差距更大。”“80后”餐厅总经理司徒回忆:当初开餐厅,是希望在毕业后,通过对餐厅的经营,继续为母校做些微薄贡献,也想通过餐厅作为纽带,连接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通过自己创业赚些钱,做些慈善活动。然而,美好的创业梦想在一年后没有得到实现,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目前餐厅经营境况并不怎么好,仍处于亏损状态。为了经营这个餐厅,8个股东,也是赵的八个同学进行了三次融资,从第一次的十几万,到目前总投资50多万。
司徒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点点抱怨,他认为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在现实中并不明显。办各种手续较麻烦,各部门都知道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由于没有具体实施方案参考,基本是按正规程序办理。办理工商、税务方面等手续,拖的时间相当长。
选址错了一半
“开餐饮业,好的选址是成功的一半。开店位置很有讲究,甚至能决定事业成败。”这是司徒的经验之谈。
当初选择在学校开餐厅,是把校园师生作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周边居民为补充。但是,餐厅开业后,学院右侧的居民区并没有人来吃饭。经过再次的考察发现问题的症结,小区虽然与餐厅只隔几百米,但小区大门在南面,到“80后”餐厅就餐要多走路,很不方便。餐厅正对面的小区,被正在施工的工地隔开了,大大影响了生意。学校师生大多走读,中午生意好些,晚餐时就相对清淡。寒假,餐厅也随着关门停业,与学校一同放假,进入假期休整。
从去年9月开业后,真正营业还不到半年时间。“虽然学校高层给我们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但实际操作起来很费时间。”司徒把经营遇到的问题归结为两方面原因:一是大学生创业中没有工作经验,二是没有估计到可能发生的事情。他告诫想创业的大学生,创业前,要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市场预测,建立经营思路,设计市场进入策略。创业中,要把经营和情感分离开,否则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同时,要了解国家的扶持政策,尤其要选择好合作伙伴,最好在性格上能有互补性。
创业不言放弃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