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最重信誉,声誉好就能揽住生意,牌子硬客户会主动上门。包玉刚对此深信不疑。他常说:"签订合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惯例手续,纸上的合同可以撕毁,但签订在心上的合同撕不毁,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建立在相互信任上。"他始终守信用,从不开空头支票。凡他口头答应的事,比那些捧着合同去撞骗的人还要可靠千万倍。良好的经营信誉,奠定了他事业上成功的基础。
商人都是追求利润的,当一边是丰厚的利润,一边是看不着摸不见的信用时,抉择是痛苦的。只有那些站得高看得远的人才能不被利诱。
包玉刚以恪守信用为做人准则,因而对那些背信弃义、不守信用的人,嫉恶如仇,就是顶着香炉跑到他面前哀求,他也决不宽容。包氏在租船给美国ESSO石油公司之前,也就是他刚刚出道之时,手中才7艘货船。他把一条货船租给一个港商,期限6个月,未和他签订长期合同。因包氏对此人不甚了解,只听说此人搞买空卖空,无经济实力,无固定地点,是皮包公司。包氏之所以租船给这个人,实是看在一个朋友面上,又是短期,临时性的租借,而那港商在他和他的朋友面前起誓赌咒,决不逾期。
然而,租约到期之日,正值苏伊士运河关闭引起运费飞涨黄金时期,那个港商挖空心思,寻找种种理由,迟迟不把到期的货船退回,想继续租用包氏的低租金货船,并主动把租金提高一倍,同时预付1/3的租费。
包玉刚坚决维护信用,不被高租金所动摇。那个港商把一叠钞票放在他的面前,请他点钞,他却看也不看,那个港商灰溜溜地走了。包玉刚立即把船租给另一家信誉较好的航运公司,仍旧执行他的低租金长合同方针,不贪图眼前的短合同高租金。
不久,埃以战争结束了,关闭的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运费暴跌,那个冒险投机家宣告破产,而那些租船给他们的船东亦蒙受了很大损失,有的也跟着他破产了。在此期问,惟独包玉刚既没有受到运河重新外放而引起的营业波动,又没有遭到因租户破产所带来的损失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