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君公司发展从几人,发展到了二百人的规模,他已经无需为这个问题担忧。过去的做法是,一旦收入上规模或有融资,立即提升员工薪水,一般比业界平均水平略高保持竞争力即可。
企业逐渐发展,还有两个问题被列入考虑流程,一是收入逐渐增加,融资或上市也会提到议事日程,这时员工持股也会被同时考虑,二是员工经验增长,工作日长,对于职业发展就会思考的越多,但显然没有那么多经理职位让员工升职,因此专家体系可以被考虑,其实这个正是向大企业学习的结果,IBM、HP、腾讯都是如此。这是后话。
另一个方面则来自创始人:能否展开自己的个人魅力,或倾注自己的情感因素?
聊天时有朋友提起了百度的发展。老百度人曾有个小调查,询问大家对百度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出乎意料的是,99%人都说是早餐。一点小用心,让那群牛哄哄的人至今难忘。
这些看似虚无飘渺的情感因素至关重要。那么,然后呢?
然后就是,即使公司碰到了生死攸关的关头,即使几个月发不出公司,忠诚有信念的员工会选择与创始人一起坚守。直到成功。这样的例子在聊天中的几位创业者身上真实地发生过。(徐志斌)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