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编辑:
新产品的渠道选择是企业普遍遭遇的难题,归纳起来,关键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什么样的“渠道”最适合新产品并且适合企业现有的资源状况?
·什么样的“渠道”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又便于企业日后改进?
·什么样的“渠道”能尽快地出“成绩”,同时又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若想有效地选择新品渠道,圆满地解决以上的三个问题,就必须对渠道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要做到科学的渠道规划,就必须通过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的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衡量和评估渠道,并形成最合适的组合渠道战略,这样才能最终锁定准确有效的渠道方案。
横向维度分析与定位
以消费者选择为中心: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期望和偏好是选择渠道的首要因素。只有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购买心理才能与顾客做到“心心相印”。顾客与渠道的互动是成功实施渠道战略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手段进行消费者心理探测,可以找出消费者显性和隐性心理,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已有需求和发掘潜在需求。
产品概念差异与渠道选择:产品的不同概念决定了不同的渠道选择。比如说,一个猕猴桃汁的新产品,企业若将它锁定为饮料,那么就属于快速流转品。该产品的渠道终端就要设计为密集型销售。在重点区域市场既可采用直供模式,也可采取网络销售模式。
如果把猕猴桃汁产品锁定为功能性产品,可以辅助治疗疾病。渠道销售方式就要采取以保健品市场为主,走专供的保健品渠道或者医药渠道;同时由经销商开发其它辅助的渠道来配合销售。
市场特性差异与渠道选择:市场的特性不同决定渠道选择也不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者接受新观念较快的重点区域,企业应当以直销、直供为主。这样企业既可以集中资源大力推广新产品,又可以通过建立样板市场提升产品影响力,从而带动其它区域的销量。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尚不发达,对新产品认知度不高的区域,采取经销商为主,直供为辅的渠道策略。企业通过专派人员深入市场一线辅导,并提供相应资源支持(如广告宣传投放)和经销商一起,把市场做强、做大。这样既可以增强经销商对新产品的信心,也能确保新产品的销售策略按企业既定产品战略执行。
产品的流转速度与渠道选择:产品的流转速度不同决定渠道选择不同。按流转速度产品可分为:快速流转品、耐用消费品和功效型产品。
快速流转型产品的流转速度快,其渠道设计就必须短,渠道成员一定要少,否则产品流通速度将会跟不上顾客的购买频率;耐用消费品由于顾客购买的频率很慢,产品没必要进行密集型销售。渠道建设的重点应该是扩大渠道的辐射范围及其控制区域;功能型产品由于产品概念独特,消费群体比较集中,因此应当采用集中型的渠道策略。采取直销专卖模式,是这类产品常采用的渠道模式。这样既可以锁定集中消费群,有针对性地选择经营地点,也可以更好地传播新产品的功能概念。
纵向分析与定位
传统渠道与现代通路的优劣分析
现代通路飞速发展,传统通路势力依旧强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两种通路并存的格局不会发生改变。
现代通路主要包括:量贩店(会员店)、大卖场、超级市场、个人商店、便利(超级)商店以及集成现代科技以网络通路为代表的各种通路。
现代通路的优势与劣势对比表如下:
现代通路相比于传统渠道更能集聚人气,在购物环境、管理和品牌号召力方面更具优势。
但即使如此,传统渠道也还是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传统渠道的优势:
·传统渠道进入壁垒低,可以作为实力不强的企业进入大卖场的铺垫。
·传统渠道在团购、社区经营方面还保持着优势。
·传统渠道可以作为现代通路的有益补充,降低经营风险,摆脱卖场的限制。
可见,无论是传统渠道也好,现代通路也罢,两者都是各有千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者还将并存。因此,企业要避免不顾自身资源情况、产品差异,而一味追求进高端卖场的盲目行为。企业在进行渠道设计时,应当选择与新品发展战略契合度高的渠道,注重实效是关键。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