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趁早,创业也要趁早,这个时代大家都是急急忙忙的。据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18至24岁的年轻人创业率超过30%,比香港整体创业率高出10多倍。可见年轻人创业符合潮流。出名难,创业...... 作家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出名若是晚了,快乐也要打折。
出名趁早,创业也要趁早,这个时代大家都是急急忙忙的。据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18至24岁的年轻人创业率超过30%,比香港整体创业率高出10多倍。可见年轻人创业符合潮流。
出名难,创业也难,从某种意义来说,创业的难度可能更大,因为它不是一个人就能做的事,也不是一举就能成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创业者都是像当年刘永好兄弟一样,手里只有一两千块钱,然后魔术似的长到了现在的N个亿。“白手起家”确实是创业的一种模式,但那只是一种,那个时代本来就是个一穷二白的时代,白手起家顺理成章。
现在整个社会市场经济已经渐渐成熟,财富已经相对集中,商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再摸着石头过河,呛水的危险就大了。创业不再是个盲目的举动。
“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婚嫁乃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尤其是对旧时的女性而言,嫁人那天就是决定她终身命运的一天,对于闯天下的男人来说,行业的选择也是如此。
旧时武林中人,只要拜谁为师,终身就为其门徒,生死都交给他了。手艺人也将拜师学艺看得很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开始打杂,到最后出师,算得上艰苦卓绝。一般也就从一而终了,很少改行,因而一个手艺人的命运绝对和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
学习一门知识必定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人生有限,不允许你经常改道。所以一开始选择事业的切入点很重要,虽然任何行业都有成功的机会,但并非所有机会都是为你准备的,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又被社会所认同的目标,成功才更有保证。
到“宝洁”打工如到北大上学――经历也是一种资源曾经有媒体评论说,除了GE以外,宝洁是另外一个培育CEO和职业经理人的学校。近十年来,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对宝洁趋之若鹜。每年中国宝洁都招聘大学生150人左右,而每年从“宝洁帝国”中走出去的人也在50人左右。
到一流的企业,不仅是为了一流的薪资,也是为了学到一流的本事,到宝洁打工,犹如到北大上学,具有相同的意义。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