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5月,GE公司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家实验工厂发生了爆炸,巨大的冲击波掀翻了屋顶,破碎的木板和玻璃四处飞,烟尘遮盖了整个车间。所幸的是,该工厂的员工都毫发无损,其中就包括当时担任实验项目负责人的年轻经理杰克·韦尔奇。更加幸运的是,韦尔奇有一位优秀的上司——查理·里德,这位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并没有对下属大声呵斥,他关切地安抚部下,领导团队细致入微地调查了事故原因。里德的行为给公司未来的CEO树立了榜样,不但让他知道了应该怎样改进制造工艺,而且使他明白在员工陷入困难之后该怎样伸出鼓励的双手。
输和赢是游戏的两面,没有人可以例外。“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古人在《棋经十三篇》中做了极好的总结。
对于号称“20世纪最佳CEO”的杰克·韦尔奇而言,失败似乎是非常偶然的事情。韦尔奇执掌GE达20年之久,使公司的股票市值增长了近百倍,在中国,他的自传发行量超过了100万册。他成了领导力的象征,成为对“CEO”这个外来词最好的诠释,他是经营之神。
或许正因为如此,韦尔奇把他的新书命名为“《赢》”。他宣布,本书是为了献给那些“每天早上一醒来就期盼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
然而,纵观《赢》的全书,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更鲜活的韦尔奇。他已经不再生活在光环中,而是学会了在退休之后以更加超然的心态来审视自身。他探讨制胜之道,却不讳言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他试图帮助后来者找到捷径,并总是拿自己走过的弯路来作为前车之鉴。
两次失败
在收购博格华纳公司塑料产业的时候,以韦尔奇为首的GE领导层做出了排斥异己的决定。他们裁减了博格华纳原来的销售队伍,计划用GE自己的精英团队取而代之,以最大限度地节省销售费用,发挥合并优势。然而他们很快发现,博格华纳的低端塑料产品需要面对完全不同的市场与客户,而GE的人对此并不擅长。韦尔奇深知,解雇员工是经理人最不愿意承担的苦差事,而错误地解雇员工更是覆水难收。最终,市场占有率下降了15%,收购没有产生真正的价值。这样的失败可谓刻骨铭心。在以后参与的上千次企业收购中,韦尔奇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要对合并双方的员工一视同仁,最充分地利用难得的人力资源。那便是如此,他认为自己看到的合并成功率也只有七成左右。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只有不断进步的商战智慧。
GE的医疗仪器部门拥有蜚声世界的声誉。上个世纪90年代,正是核磁共振扫描仪开始大规模投入实际应用的时候。当时,GE的人得意于自己的技术优势,梦想以高清晰度的成像效果来统治市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他们的机器扫描时间太长,检查空间过分狭窄,常常使病人陷入难以名状的恐慌之中。此时,日立等竞争对手已经开始研制清晰度适中、但使用效率更高、更人性化的新产品。消息传来,韦尔奇感到担忧。可是GE医疗仪器部门的人员却对他敷衍了事,没有理会这个技术外行的意见。很快,市场上见出了分晓,日立公司开始大规模攻城略地,GE花了两年的时间才重新追赶上来。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