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场金融危机,终于深切体会到了某些政府机构的无能与不负责任。一个又一个急功近利、饮鸩止渴的政策出台,似乎都在做同一件事:加剧财富分化、加剧经济矛盾!
我们看到,在很多城市里,代表着极少数人利益的房地产业(也有人认为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得到了贷款、政策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大力扶持。而代表着绝大多数人利益、维系着众多劳动者生存的中小企业却日益受到排挤、打压,很多中小企业在这场危机中不断展开自救,但却因为贷款融资的重重困难,不得不破产、停业!
在深圳,我们看到的电视节目里,可谓是报喜不报忧,大力报道“房价上涨、股票上升”等新闻,但对于已经领先全国连续三个月严重下滑的居民消费指数、GDP综合指数以及不断倒闭的生产企业却提都不提,甚至对零售业的日益萧条低迷似乎也不见报道。
那么,在金融危机的之前之后,是什么人成了财富阶层,什么人血本无归呢?
下面,我简单的用两个人的不同遭遇来向你叙述,也许,你就在其中——
张某与范某都是98年毕业的大学生,在深圳工作和生活,两人在2006年时手里都有一百万创业资金,张某用这一百万投资了一家小型超市和一家餐馆,而范某很简单,这一百万用于炒房。 看起来,张某的投资属于有利于社会经济繁荣的生产实体,而范某则很简单,属于投机,严格来讲是对经济平衡的破坏行为;
06年-08年,张某的超市做得很红火,已经在深圳市一些繁华小区及城中村附近发展了6家分店,07年一年的纯利润达到近100万元,他的餐馆也因为经营有道,生意红火,在06年初就吸引了部分社会资金的加入,连续开设了三家分店。于是,张某在积累一段时间后,以三百万元的注册资本成立了自己的实业公司。07年初,张某开始投资了一家为国外礼品商生产汽车饰品与节日礼品的工厂,定单很大,需要庞大的生产规模,张某除了投入自身的全部资本外,还积极向社会融纳闲置资金以发展企业生产,于是,在最盛时,张某的企业员工达到两千余人,如果情况一直稳定,做得好的话,不仅为社会积累了财富,更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
但自从07年房价开始上涨后,张某再也无法,或者无法顺利的融到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很简单,社会上闲置的资金在那一年,几乎全部投向了房地产业,张某开始感到生存与发展的吃力,于是他想到了贷款,但大家都知道,以张某的企业规模和经营性质,几乎是不可能贷到款的,这时候,他想到了范某…
06年,范某用自己的一百万分别在深圳的南山、香蜜湖等地购得了三处房产。最令他兴奋的是,他在南山当初以7500元每平米购入的其中一处大户型住宅,到07年下半年已经狂涨到了每平米45000元,上涨了整整六倍!于是接下来,范某不断的买房、再卖房…,后来,除给自己留了两处住宅以外,范某将手里的多处房产全部卖掉,获得暴利一千四百万元!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