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定位,吆喝声中巧赚钱
生意红红火火,仍然是赔钱买卖,户外用品这个大蛋糕摆在面前,但怎样才能够切到呢?
王志勇深入考究市场后发现,参加俱乐部的成员中虽然有一些是中小企业的老板和高层人士,但主要的人群还是白领,一般收入在四五千左右。他们购买的全副装备价格一般在一千元以下。而走天下户外用品店的不少用品是定位于高端的专业产品,一套装备也好几千,这已超过普通出游者的承受范围。
此外,户外运动很广泛,在刚开始的一年里,走天下没有细分市场,而是想包揽所有的蛋糕,结果反而造成经营很混乱。而且,野营活动毕竟不能天天出发,只在周末和节假日才进行。因此,“这也难怪走天下户外用品店看起来很红火,但还是亏钱的了。”
意识到户外用品店的经营必须找准定位、细分市场后,王志勇又找“驴友”做了一番了解,发现在未来的户外运动中,休闲性运动所占的市场空间远远大于刺激性的运动。于是,王志勇决定将经营目标定位为面向普通白领的、中端市场的休闲类用品。
同时,为了让俱乐部的红火真正带动店铺的销售,王志勇决定将户外运动也定位为休闲型活动,并让俱乐部和店铺的员工互动起来。经营策略调整好后,俱乐部的生意看起来比过去一下子冷清了不少,但是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却开始好转,户外用品的销售收入开始上升。
很快地,不少同行也开始纷纷建立户外俱乐部,以吆喝声来拉拢“驴友”。面对竞争,王志勇又想出了两招妙计。
首先,王志勇要求员工必须是“驴子”,说“驴话”。“对经营户外用品店来说,喜欢玩,是这个行业的共性。员工也是“驴子”,才容易和“驴子”沟通,才知道什么品种是“驴子”们最需要的,进货才能紧跟市场热点,才能有效推销。比如背囊,同样体积的不同品牌价格差别成倍,流行的新款背囊,布料防水透气性能较旧款有极大提高,特别是背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负重舒适。
如果你没有野营实践,就很难介绍得透彻和准确。没当过“驴子”就说不出“驴话”。所以,王志勇要求员工也必须是一个“驴子”,能够说“驴话”,从而更好地与“驴子”交流”,王志勇笑着述说自己的第一招。
其次,王志勇亲自出马跟航空公司、酒店、旅舍洽谈合作,从而争取到更为优惠的折扣来吸引“驴友”参加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走天下户外用品店不仅扭转了亏损,还实现了双倍的利润回报。
近年来,广州接二连三地出现新的户外用品店。,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商战取胜,王志勇招招出新,从2002年开始他首先开展了网上邮购业务,将市场拓展到广州以外的地方。3年后,王志勇又在龙岗区的大鹏投资20万又开了一间专门经营户外用品租赁店,从出售户外用品到出租户外用品,王志勇又走到了同行的前列。
“之所以选择户外用品由出售转向出租,是因为目前很多人在节假日出去旅游,那么户外用品只是用一两次就搁置。租赁的市场更广阔!” 王志勇自信满满地说。果然,走天下户外用品店的经营再次获得了成功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