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在孕婴行业,孕婴用品店几乎不存在什么技术含量,拼技术的是儿童摄影和月嫂服务机构。
但我们采访到的5家孕婴用品店负责人均认为,孕婴用品店也讲技术含量,这个“技术”就是拼服务。从人尽皆知的免费送货、免费理发、免费照相等,到别出心裁的制作各类卡片、提供各类喂养咨询等,其实都是商家赚人气、抢市场“技术革新”。
月子护理市场虽然还没有这样激战的架势,但从业者们也都摆出了迎接市场考验的姿态。“爱之星”母婴护理公司负责人石先生说:“虽然现在月嫂市场需大于供,但是月嫂的素质和资质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面对巨大的母婴护理市场,石先生说,公司最大的难处就是从业人员不足。即便如此,为了维护公司信誉,该公司每招10个人,最多留下2—3名合格的月嫂。今年一年,石先生在招聘的几十名员工中,就只留下了3人。
儿童摄影行业对技术的要求更加高,有的与国内知名摄影机构联合、有的不断把员工派外学习,为的都是学习更好更先进的摄影技术,吸引顾客、占领市场。
贾先生曾在背景考察期间,问过一名资深儿童摄影师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拍出这样经典的照片?”对方回答:“这要先问问,你有孩子吗?你的爱心是否到位?”
其实,无论是孕婴用品店、月嫂公司,还是儿童影楼,真正评价孕婴行业技术含量的指标是——爱心。
市场潜力,不减反增!
尽管大多数从业者都说我市的孕婴市场趋于饱和、已经饱和,但他们的热情从未减弱。他们也都坦言,今年的生意比往年好,而且相信会越来越好,这说明这一市场仍然蕴藏者巨大的潜力。
“爱之星”的石先生说:“2004年我从事母婴护理行业时,连很多年轻人都不能接受,但现在他们的父母都接受了这个市场。现在一个孩子出生往往不是父母两人的事了,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姑姑……一大家子的事,由于经济越来越宽裕,所以大家都不在乎为孩子多花点钱。但他们一不在乎,我要在乎了,因为我招不到足够的人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了。”
事实上,市场蕴藏巨大潜力的同时,竞争同样值得大家正视,因为激烈的竞争势必带来残酷的淘汰。“爱你•宝贝”的贾先生说:“1999年北京的儿童影楼就出现了大打价格战等激烈的竞争,当时,可以说京城遍地都是儿童摄影馆。我2004年再去时,北京只剩下20%的儿童摄影店生存了下来。这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克拉玛依的儿童摄影事业就要做长久发展的事业,不要出现昙花一现的繁荣。”
“喜贝儿”的武女士则认为,市场的竞争很可能导致我市孕婴行业出现细分化经营,比如出现各个品牌的专卖店,甚至可能出现在内地已初露端倪的孕婴用品超市。
(阅读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