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了,大家为什么要搞“博客营销”呢?
这还用问,发布信息呗。
那网站也可以发布信息呀,为什么还要靠“博客”呢?
建网站要花钱的,博客不用花钱,成本低呀。
那财大气粗的国际知名企业都有大型网站,为什么还要搞“博客营销”呢?
多多益善呀。
这么回答也不算错,但是,如果“博客营销”与“网站营销”效果一样,那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不是纯粹做无用功吗?
从这里可以看出,“博客营销”与“网站营销”不仅仅是简单的成本区别,肯定还有效果方面的区别。
那么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请大家自己感受一下,上网站与上博客的感觉有没有什么不同?
博客的英文来源是“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个人化的网络出版形式,其内容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更人性化,并且能让人感受到博主的性格,感觉到是在与活生生的具有灵性的人对话,从而更具有亲和力。相比之下,企业网站上面的有关公司、产品、品牌等信息基本都属于硬广告的范畴,给人以公事公办、冷冰冰的感觉。如果不是有明确的相关需求,谁也不会没事跑到企业网站上去研究与己无关的产品信息。
这就对了,本质的区别就在这里,博客的内容相当于在搞软性的“公关”,而网站上的信息则是硬性的“广告宣传”,博客比网站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和更高的可信度,一张一弛,一文一武,双剑合壁,天下无敌,这就是国际知名企业有了大型网站还要搞“博客营销”的根本原因。
由上可以看出,博客营销的本质是一场“攻心战”。它可以拉近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心理距离,瓦解客户的心理防线,从而促进市场销售。
回到本文开头,“攻心战”的鼻祖是谁?
《三国志》中,诸葛亮南征孟获时,马谡提建议:“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成就了“七擒孟获”的佳话。而马谡这段话又源于《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之“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一段。
因此,我们可以说,“博客营销”这种“攻心战”的鼻祖就是兵圣孙武,史称“孙子”,相信并倡导“博客营销”的博主们都是在装“孙子”——向“孙子”学习市场营销的“攻心”之术。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