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不是没有市场基础或者是市场太小呢?还是缺乏资金?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卫生部的统计,2008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本世纪的前10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年均超过10%的速度,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会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疗市场。但目前中国医疗产业占GDP的5.5%,而美国这一比例达15.5%,其他欧美国家都在8%~10%之间。也就是说:中国的医疗市场规模只相当于美国医疗市场的5%,如果达到美国市场的水平,与医院相关的医疗服务将有100倍的提升空间。而且这些曾经引人注目的健康类网站均获得了良好的资金支持。比如健康123获得了硅谷VC的支持;伽玛医生获得了上市公司苏常柴(0570)的注资;金卫网则是有卫生部官方支持的网络信息化高速通道建设的背景;39健康更是获得数次千万美元的VC投资。。。
(二)是不是我国网民由于文化及生活水平原因,对健康本身不关注呢?也不是。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的今天,养生保健类书籍成了图书市场的畅销货。据国家出版管理部门统计,2008年大众健康类图书的销售增长速度一度高达30%,在畅销书中更是占到了17%的份额。卓越亚马逊发布的2008年上半年图书销售数据显示健康类图书销售更是以3位数速度飞速增长。2007年6月健康类图书销售册数与2006年6月相比,增长率为190%,而2008年6月健康类图书销售册数与2007年6月相比,增长率为125%。
(三)那是不是我国网民的年龄偏小,大家对健康网站的关注不够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在2008年11月22日举行的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科协公布了一项对国内328个科普网站的调查结果:我国共有36个科普网站进入全球网站点击排名前10万位,其中IT和健康类网站以接近总数一半的比例,成为最受网民青睐的科普网站。而且在2.53亿的网民中,50%以上的人数大于30岁,即使在65岁以上的老年网民人数也已经超过了170万人。
由于健康产业的市场宏大,前景诱人,大家曾多次听到风险投资家们称健康类网站为自己关注的重点,但是实际上,真正获得了风险投资的健康类网站似乎只有“三九健康网”、“爱康网”、“健康中国”等寥寥几家。多数网站则只能靠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而在现实的捉襟见肘中苦苦支撑。
为何健康类网站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业内的专家普遍认为,盈利模式、团队和时机是关键因素。
而笔者则认为,健康类网站是由于缺乏真正的核心价值,从而无法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才是其始终无法走出亏损怪圈的根本原因。更别奢谈团队和时机的问题了。
现阶段的健康类网站按照其内容可以大致分为四大类:1。健康科普类:如39健康、搜狐健康等;2.健康管理类:如爱康网、国康网等;3.求医问药类:如寻医问药、放心120等;4.其它功能类:如上海助医网、好大夫在线等。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