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用机器找网站,只要这个网站有信息,有链接,有流量,就会被收录;第二,Google有一套科学的排名算法,通过几百个参数确定网站的排名,所以能战胜雅虎。
2005年以后,就进入MySpace、YouTube和facebook的阶段,为什么它们能超越Google呢?因为Google虽然很好,但与用户无关,用户没有参与感,互联网的精髓是互动, MySpace从音乐开始,YouTube从视频开始,而facebook是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用户既是使用者,又是创造者,比MySpace和YouTube更进一步。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与美国有时间差,一般是3年,美国出现什么新网站,中国会很快拷贝过来,但是一开始只是在高端人群,3年后才会真正开始爆发流行。
中国的互联网从1998年才真正开始,张朝阳这些海龟把美国的东西搬到中国来,当时只有几百万网民,这些用户都是精英,所以能接受美国的东西,这是精英互联网的时代。
2003年后网民迅速从几千万突破一个亿,进入大众互联网时代。因为互联网已经到普通老百姓,三大门户、腾讯、百度和淘宝都开始成功了,包括暴风、迅雷也开始起来了,这时候土鳖开始打败海龟,因为土鳖更了解这三亿网民的需求。
2008以后就是全民互联网,接下来几年,中国的网民会增到6亿,里面有很巨大的机会,甚至很多产业都会改变。
我一直有一个理念,网站只要有用户就有价值,当然量级要是几千万,有了用户,就能找到商业模式,你找不到,别人也会帮你找。Twitter的创始人前一阵子说:“全世界最搞笑的事就是问我Twitter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我有那么多用户,怎么会担心商业模式呢?” 我太认同这句话了。当然有用户和商业模式,不一定能做到腾讯那么大,那还要有很大的造化。
雷军眼中的蔡文胜
2004年我很看好hao123.com,想投资它,但李兴平不善于和人打交道,所以我就找265.com。我记得第一次联系上蔡文胜是晚上8点多,两个人聊得很愉快,非常投机,在电话里就聊了一通宵。我极力建议他来北京,因为这样机会更多,后来IDG投资他,我就没投265.com。
我觉得蔡文胜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早期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大都是精英阶层,但蔡文胜来自草根,他本人也是互联网里面对草根用户理解最深的人。
2. 学习能力很强。蔡文胜琢磨问题非常透彻,对每一个问题都会做大量的研究分析,他研究的方向可能并不很大,但在这些方向里面他是绝对的专家。
3. 蔡文胜很善于交朋友,他来北京之后和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老板都有接触。互联网是个网状结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谁善于交朋友就意味着谁就有更多合作的机会。这一点在蔡文胜身上非常明显,这也是很多创业者比较忽略的。
4. 很多站长赚了点钱就容易满足,但蔡文胜却很享受做事的过程,很喜欢甚至很执著地做事,这很难 得。
中国从草根站长做起,真正成功的也就蔡文胜、李兴平、庞升东等少数几个人。目前的互联网上市公司中,还没有真正完全从草根做起来的,这也是蔡文胜他们接下来需要跨越的一道关。他现在做4399游戏平台,我很看好,我觉得他完全可能IPO获得更大的成功。 (本文来源:创业家 作者:张凯锋 申音)
(阅读次数:
)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