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生产情况是这样,一般冬天的衣服是在五月到七月份做的,夏天的衣服一般是在十一月到二月份做的。
留意一下,一般秋冬季的服装展览会或博览会是在六月或七月初开的,春夏季是在十二月或一月开的。厂家的订货会也通常是在这个时间。 因为这时间,当季的衣服是没得做了的,该发出去的都出去了,等待的是处理尾货了。另外,经销商需要订货,商场也是二三月份八九月份调整柜台,进场品牌供应商的也需要排队提前交资料。另外是中国南北差距大,南北换季时间至少相差一个月以上,八月份北方有些凉气了,就要上秋装了。再说春装,一般一月底或二月初过年,过年放假,放假回来有的地方就要上秋装了,但是工人过年回家,到时过年一回来上班就来不及生产了。 话又说回头,外贸服装,有韩版日版什么的,有欧码欧版什么的,欧板的就不适合中国人,所以,做外贸服装一定要注意这一点。现在的外贸市场,你一逛就就看到,里面的衣服无奇不有,有大得如半个床单大的衣服都有。还要注意的是,假货,以及拿本地的库存货来清。
有一次我收到报料,说某某地有一家工厂,有十二元牛仔裤,共三万条左右,未洗水,出口的。厂家为什么这样处理? 就是因为生产时看错图纸,线条搞错了。线条搞错有几种,一是颜色,二是粗细,三是线条数量,四是针口密度。外贸单要求很严,这样错误是不可以的。我们算一下,十二元的牛仔裤,外贸的,按市场批发价,应该在五十到六十之间,但十二元,就算洗水三元,其他一元,毛利五元,批出去即批到批发商那里的价格应该在二十一元这样,批发商转手应该在三十元之间,这样也是很便宜的了,一般大路货也没有这种价钱。 这样的价钱给商场做特价比较合适。
我们说说大路货吧。 大路货就是所谓的大众服装,有别于品牌服装。中国大的批发市,主要是指大路货的批发,品牌也有专业的批发市场,他们走的是代理的多,不太一样。 大路货基本上是谁都可以去采购的,市场管理基本上没有。说没有也还是有一点的,比如说,在虎门批发,他会问你是那里的,你说是长沙的,他会说,不好意思,长沙我们有人在卖了。
在珠三角一带,有很多很多的百货超市之类的商场,除了档次高一点的商场或名气比较大的商场是经营品牌之外,很多商场都有经营大众服装,有的称之为服装超市。 这类商场,一般来说,如果厂家出货是三十元,批发商则为四十元这样,商场则为八十元。看似利润对半,是不是所有的商家都有得赚?其实不然,毛利和纯利一定要分开,一件衣服,就算是赚上一千元,即毛利一千,一个月只卖出去一件,那这个店永远都是亏损的,也就是没有纯利。一件衣服,毛利只有百分之二十,如果卖出去很多很多,这个店和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珠三角这些商场的运作就是,从供应商处赊帐来做生意的。前两年,拿两万元现金去批发市场,可以拿二十万元的货。我商场最高峰时欠供应商的钱近二百万。后面就是,供应商经常来商场拿钱,有的半个月一次,有的一个月一次,不等。这样的话,供应商会把利息、拿货款的车马费算在衣服里面,这样的商场拿货一般比现金拿货的价格高很多,批发就是这样,差个三元,零售价就会差六元,差个五元,零售价就会差十元,很明显的。 有一个例子,同一个厂家的产品,在虎门富民,批的是三十六,在石龙镇,批的是二十八,石龙镇的供应商告诉我,他才赚二元。而虎门的供应商就是抓住商场赊帐的被动状态,狠狠赚上一个差价。 去年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布市老板要现金发货,厂家大都要现金发货,供应商也在压缩赊帐数量,造成珠三角倒掉的大众服装商场好几百家,亏损近千万的都有,玩失踪的老板也不在少数。相反,批发商受到资金拖累及商场倒闭影响而破产的也很多。
以前,虎门富M多风光,租金高达一万左右一平米每月,一楼北面的更高,一个几平米的档口,租金十多万每月都有。现在,降了好几成。更有甚者,很多厂商及批发商退出该行业,一些空的档口反正空也是空着,就来个零租金。如果别的档口不减租,人家宁愿不要押金也会搬到零租金的地方。减租了也就算了,反正做生意就图一个稳住和一熟字。 再有,惠东的银基批发市场也是这样,倒掉一大片供应商。主要位置的租金搞到什么两万三年这样。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