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招 语不惊人誓不休
这种店名展示了汉字的博大精深,大多采用谐音和多音字,在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刺激。
成都有间西餐厅,名字叫“无饿不坐”———这不是引人犯罪嘛。
有家卖茶叶的店叫做“井茶局”———建议开在“无饿不坐”旁边,有震慑力。
曾路过一快餐店,名为“食客廊”———一眼看过去看不打紧,心里默念一遍,哎哟我的妈呀,不过好象生意还挺好。
“饭桶食吧”———很个性的饭店名,不知道进去吃饭的人多不多。
重庆南山上有家火锅店,名字很俗“猪圈火锅”。地方确实跟猪圈一样,但是奇怪的是生意非常好,在重庆还非常有名。———注意,人家“猪圈火锅”的拼音是写的zhuquan而不是zhujuan。
兰州的“白忙饭庄”———这个名字能博取同情、赚人眼泪。
第三招 团体规模来作战
咱国人有项特长,叫“人海战术”,其实这招也可以用在饭店的名字上。位置集中的三两家店,通过有关联的店名形成规模,叫人想不记住都难。
在景德镇看到过的,至今印象深刻:一条小街上的粥店,叫“一家粥店”,往前走一点又有一家粥店,叫“又一家粥店”,再往前走一点有第三家粥店,叫“再一家粥店”———这三家估计是连锁。
一个路边小饭店,房间里当中有个树穿过屋顶,然后,店名就叫做“一棵树饭店”,随后,这条路上,就有了“两棵树饭店”、“三棵树饭店”———弄得人总想进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两棵树、三棵树。
还有,“七七七”饭馆旁边就是“叭叭叭”和“久久久”———莫非下面那家是“食食食”?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