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23岁的胡少强做出了人生“艰难而又正确”的抉择:退伍后留在青岛“打天下”。对一个只当了3年雷达兵的外地青年而言,靠手头仅有的2800元退伍军人安置费在青岛安身立命,处境确实异常艰难;但对近乎“白手起家”,只用3年时间就发展成拥有7家“一元钱鞋艺”连锁加盟店的“胡老板”而言,当初的选择则是“英明正确”的。
小生意并不比大买卖赚钱少
准确地说,胡少强当时摆摊修鞋只是一种谋生手段,“飘在青岛”的他,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2001年2月份,胡少强在市南区沿海的湛山附近租了一间临街搭建的小房,月租金为800元,面积不足8平方米。
“尽管修鞋属于小本生意,但我认为只要肯动脑筋、能吃苦,小生意并不比大买卖赚钱少。”正是靠这种朴素的信念的支撑,胡少强积累了个人创业的“第一桶金”。
2003年初,一次偶然的大连旅游,成为胡少强事业发展的“分水岭”。他在大连的修鞋店里发现,修鞋店不只单纯修、补鞋,还兼营给顾客擦鞋---这就是青岛“一元钱鞋艺店”的原始创意。
“别人不愿意做或做不了的事,很可能就有赚钱的市场机会。”胡少强认为,擦鞋不是人人愿意干的事情,与有些人“不屑”弯腰捡掉在地上的一元硬币相比,擦鞋每次1元的收费确实是“小钱”。但胡少强的理解颇具深度:“大从小中生。如果能连续不断的积累,一元钱生意同样不小!”
2003年3月1日,在湛山老修鞋店,胡少强成立的青岛亮中亮鞋艺店正式引入为顾客擦鞋业务;半个月后,亮中亮第一个连锁店正式挂牌营业。
在亮中亮第一连锁店,记者看到一则十分有趣的广告语:两把刷子一块布,擦亮你的人生路。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内,共有五六个擦鞋工在紧张地忙碌着,靠门的地方还坐着四五个等待擦鞋的顾客。胡少强介绍,由于该店位于青岛市人气最旺的台东商圈,每天的客流量非常大。
当被问及营业额时,胡少强委婉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店里的员工按技术分等级,收入直接与服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