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香港大学;1977年加入香港廉政公署,负责推广“肃贪倡廉”工作;1978年与美国GreyAdvertising合作创立香港精 英广告公司走红香港;1992年进军国内,与北京中信国安集团成立精信广告公司;1995-1997年任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的行政总裁;现任香港新世界发展 公司非执行董事,新世界中国实业项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务有限公司董事。
“不要叫我女强人,这个名字很难听,哈哈……”
“不要提我的妈妈,妈妈走了,说她我要哭的……”
夜里10点多,在北京新世界万怡饭店的一张餐桌旁,记者仍处在纪文凤率真的情感下毫无倦意。
在香港的广告界,纪文凤是出了名的“火凤凰”,然而1995年却功成身退,并加入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服务社会。1998年加盟香港 新世界集团,北上大陆做起了职业经理人。20年的广告生涯,16年的北上经历,给她的人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就她的不仅是财富,还有她独特的内在个性。
从廉署职员到最红广告人
采访中,纪文凤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与她轻松、幽默的对话,记者很难将眼前这位香港当红女商人的出身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联系起来。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这对我是一种推动力,这个推动力让我不得不做得很好,因为我想证明给妈妈看不要以为女孩子不行。”
大学毕业后,纪文凤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想当一名老师。不久,香港廉政公署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务员,从小就被廉政公署打击坏人的崇高 品质深深打动的纪文凤毫不犹豫地立即报考,很快被录取。她很庆幸,原以为内心里的那份公道有了用武之地。没想到3个月后,报效社会的理想在廉警严重的冲突 下彻底破灭,当时肃贪工作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把戏,抓到的都是小人物,纪文凤很难过,她果断地选择离开。 www.chuangyezg.com
短暂的廉政公署工作,让纪文凤看到了当时公务员的官僚习气,也看到了自身性格中自由的一面。对之后的职业选择,她有了初步的设 想,她认为自己敏感、好奇、喜欢自由,广告这个职业很适合,学生时期到广告公司当撰稿员的经历,在她的眼前已经打开了一扇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让她放弃了老师这个原本准备为之奋斗一辈子的职业。
搞广告,自己创业,资金成了最大的难题,当初拿出的5万元,除了包括自己所有的积蓄外,还有父母的赞助。请来的12个人中,5 个是自己的股东,7个是工作伙伴,一切的开支都省到了极限。1978年,纪文凤怎么也没有想到在那种窘境下创立的公司,16年后成了中港两地10大广告公 司之一,她本人也成了香港最红的广告人。
爱香港、爱中药、爱儿童
纪文凤曾许过一个愿:在有生之年生活要充实。自始至终纪文凤都在为这个最朴素的理想而奋斗。然而,在这一路的拼搏中,有两次死亡的阴影却给她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次是4岁的时候,一场大病差一点夺去了她的生命,后来在中药的调理下完全康复。从此两个关键词伴随她终生——“死亡”与“中药”。 1998年她加盟新世界,首先对中药产业投入巨资。“小时候是中药让我康复,我对它深信不疑,很遗憾中国的国宝没有做好,韩国的高丽参比中国的任何中药出 口都大,这就是品牌效应,我一定要把中药做出去。”纪文凤动情地说。
第二次的恐惧是香港回归的前夕。1997年3月18日,香港原特首董建华先生安排纪文凤主持策划一场海上庆典,由于时间太紧, 纪文凤累倒了,她以为自己得了绝症。在回归仪式的前一天,医生命令她住院,她却固执地说:“即使死都要把这个做好,否则对不起香港,只有做完以后我才可以 放心离去。”
正是对死亡的畏惧,让纪文凤内心深处充满了童真,与记者的畅谈中,她天真的神情与笑容,令记者禁不住地问道:“你喜欢孩子吗?”
纪文凤回答:“我做过许多为儿童谋福利的事,因为小孩是有生命力的,有生命力的工作我喜欢。”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