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赚2万:“视频简历吧”红透上海滩
为了验证这个创业点子的可行性,张玉凤先在自己工作的人才市场里对一些求职者和招聘主管做了一番调查。令张玉凤惊喜的是,他们听了她的介绍后,都对视频简历饶有兴趣,尤其在观看了张玉凤自己录制的“求职样片”后,更是赞不绝口,说这种时髦简历比传统的纸质简历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多了,并且有声有图很直观,看着令人感到亲切。听到这样的反馈,张玉凤备受鼓舞。
2005年11月,她毅然辞去了人才市场那份薪水微薄的工作,向家乡的亲友筹借4万元,购置齐了电脑、摄像头、打印机、数码摄像机以及光盘刻录等相关软件。很快,浦东人才市场附近就出现了上海第一家“视频简历吧”!
开业之初,生意并不好,连续几天没有一个人上门制作视频简历,张玉凤只是顺带着接点儿打字复印的活儿,连房租都赚不回。但她并不气馁,而是一有空就学习视频剪辑、动漫制作之类的软件,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日益成熟。随后,张玉凤以自己为“主角”,拍摄和制作了几个画面漂亮、内容轻松活泼的视频简历,并将它们上传到各大人才网、视频秀网站以及自己的博客上。在这些视频的结尾处,张玉凤加入了一段广告字幕:“当今最时髦的视频简历,助你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只需投资50~500元,就能拥有一把与众不同的‘求职金钥匙’!如果你心动了,请打电话……”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制作的DV简历竟在网上赢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和很多的回帖。网友们纷纷称赞她的奇思妙想,说这种简历太新鲜了,简直就是网络时代一项革命性的发明!
很快,就有一名叫张硕的大学毕业生找上门来,请张玉凤为他制作一份视频简历。张硕毕业于合肥市一所毫无名气的普通高校,在上海奔波了两个多月,仅印制求职简历就花去了几百元,却始终引不起招聘公司的注意,工作至今没有着落。已摩拳擦掌很久的张玉凤当即领着张硕来到户外,为他拍起了视频简历,精心制作了一个DV简历。
再一次踏上求职征途时,张硕递给应聘公司的不再是一叠厚厚的文字材料,而是一张小小的光盘。将光盘插入电脑,轻轻点一下鼠标,就能看到他站在黄浦江边一个风光秀丽的景区,儒雅而又简洁地介绍着自己……此外,光盘内还附带着几个张硕独立完成的专业设计和flash动画。这种声画兼备、动感十足的求职简历,令招聘人员感到耳目一新,纷纷夸赞“这位大学生有创意!”一个星期后,他欣然被浦东一家电子公司录用,月薪4000元。
第二位顾客是广西大学的一名女生,即将毕业的她已经未雨绸缪地留意起了人才交流网站上的信息,并绞尽脑汁思索着如何设计一份个性十足的求职简历。无意间,她发现张玉凤发在网上的广告帖子后如获至宝。她选择的是一种制作费用较高的视频简历,其中包括外景拍摄、蒙太奇效果等设计构思。尽管制作这个视频简历花去了500元钱,她却认为很值得:“这种时髦简历特别合适我这种异地求职的学生,不用跑过千山万水,就能让招聘企业零距离看到我、听到我。有它‘打头阵’,对方一旦通知我去面谈,成功率就已经很高了。若没有视频简历,我就得一次次奔波在南宁和上海之间,接受各家公司的面试、复试,起码要多花上千元的交通费!而且DV简历是一次性投入,做好以后就可以坐在电脑前广泛地发送了。”结果,她刚一走出校门,就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上海一家服装公司的白领丽人。
与视频简历“亲密接触”后,顾客们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内大力宣扬它的妙处,随着大家的口口相传,光临“视频简历吧”的人渐渐地络绎不绝起来。张玉凤每天都要忙到凌晨,在她的精心打理下,小店的生意日渐火爆,到2006年春天,每月的纯利润已攀升到2万多元!
创意连绵,“求职顾问”圆了财富梦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