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姸出任碧桂园的执行董事,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市场营销及物流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加入碧桂园担任采购部经理,现主要负责整体采购监督,企业资源管理,并参与制订发展策略。
碧桂园今次将发售24亿股,占总股本的15%(即总股本为160亿股),招股价介乎4.18-5.38港元之间,集资额100-129亿港元,据称,正式挂牌将在4月下旬。
家族企业蜕变
中行顺德分行北滘支行的员工透露,近几天来,很多人汇钱去香港认购碧桂园的股份,“每天都有1000多万元港币汇过去。”随着顺德本土企业碧桂园公开招股日的到来,顺德人已习惯于津津乐道一个“全国首富”的故事。没错,一旦挂牌上市,碧桂园将实现“700—800亿”市值的神话,杨国强(或者说杨惠妍)将手握近500亿身家,比2006年度胡润百富榜上的张茵多出近200亿元。
碧桂园上市令杨国强这位隐型富豪浮上水面,同时“露富”的还有另外四位创办人,现时已是“十亿富豪”。
其中杨贰珠持有16.32亿股,持股比例为扩大后股本10.2%,市值88亿港元;苏汝波、张耀垣及区学铭三人各持8.16亿股,占5.1%,各持有市值44亿元股份。另外碧桂园在上市已将滚存利润25亿元,按持股比例派发予5人。
杨贰珠与杨国强并无亲属关系,但亲如兄弟。现年56岁的杨贰珠与杨国强携手创办腾越建筑工程公司,并出任腾越及顺德碧桂园公司的董事兼副总经理;现年52岁的苏汝波、61岁的张耀垣及57岁的区学铭,加入腾越和顺德碧桂园的时间与杨贰珠一样,现时四人与杨国强共享富贵。
来自顺德的同行,杨国强的朋友们对于碧桂园的崛起一点也不奇怪,相反,他们表示很佩服,除了每个项目周期短,成本控制得好以外,杨国强还非常有胆识,“抓住了机遇,敢搏”。
杨国强是顺德人,从包工头到全国首富,只花了十年,与其果敢的个性不无关系。
1992年,顺德碧桂园开发商是三和房地产公司,由于第一期销售情况一般,其中一个股东准备退出,而当时主业还是建筑承包的杨国强毅然接盘,并逐渐做大,同时创立碧桂园品牌。1999年,碧桂园进入广州之后,也踏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至今共开发了21个碧桂园楼盘。在2004年,房地产行业进入宏观调控的时候,房地产行业进入收缩阶段,杨却在顺德碧桂园创办了一家贵族学校——广东碧桂园(IB国际)学校,并通过该校实现了一定的资金回收。
碧桂园是次IPO也得到“顺德乡里”的大力支持,恒基地产(0012.HK)主席李兆基,和新世界( 14.12,0.00,0.00%)发展(0017.HK)主席郑裕彤,各掷10亿港元认购新股。
承销团消息人士对本报说,截至4月2日,国际配售已有10倍认购,预计4月3日开始的公开招股,会有十分热烈的反应,现时承销团最头痛的是僧多粥少。
第一个扩张周期
有记者将碧桂园与另一家已上市的雅居乐比较,杨国强说:“他们做了多久?盈利多少?他们也很优秀,但我们希望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两者均是从珠三角地区转战广州,进而立足广州、全国布点的民营企业,在产品销售、设计等方面,雅居乐和碧桂园均有相互竞争之处。
然而,雅居乐的本土市场没有碧桂园宽广,碧桂园总部在顺德,产品可辐射南海、顺德、产品基本面比较好。然而,早期的碧桂园,只注重快,实行流水线生产模式,外观设计上要比雅居乐的产品略逊一筹。
在后期转型中,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碧桂园比较幸运,“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成为了广州楼市一句脍炙人口的流行语。
目前而言,雅居乐的规模与利润都无法与碧桂园相比了。
根据招股书,碧桂园2004-2006年,每年的营业额及纯利的复合增长,分别达56.5%及141.1%,难怪投资者担心该公司上市后无以为继。
碧桂园通过大规模开发和资产快速周转,以最大限度提高回报,所以当记者问该公司现时负债率多少时,财务总监黄德铨刚说截至2006年底负债40亿元,快人快语的杨国强便打断他,答非所问地说:“人家问你现时负债率多少!但其实负债多少不是问题,我们有能力现在便还清所有负债,我们要借钱是为了回报,你要看我们为股东带来多少利益。”
截至07年1月31日,碧桂园的土地储备的建筑面积约1900万平方米。于往绩纪录期间,单位土地成本占平均售价低于10%。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