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火爆。后来孙剑涛惊奇地发现,除普通市民外,俄罗斯军人也经常光顾自己的餐馆。经了解才知道,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重要基地之一。一位军官告诉他,冷战时处于对外保密的需要,军港附近很大的海岸线都处于警戒状态,普通人很难进入这里。所以,多年来外界对摩尔曼斯克十分陌生。前苏联解体后,这个城市才对外开放。
最初几个月,餐馆里除十几名俄罗斯外籍服务员外,孙剑涛既是采购员又是厨师长和老板,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有时一天最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的觉。孙剑涛想从国内招几名厨师,可是办相关签证很复杂,这让小伙子十分头疼。
得知他的烦心事,那位军官说,你可以去找政府申请呀。即使和市长见面也不难,如果你高兴,甚至可以打电话约他到你的府上。小孙找到市政府,果然见到了市长先生。听说他想通过一道道菜肴,把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带给友好的摩尔曼斯克人民,市长先生连连赞同。不仅责成有关部门立即办理了引进中国厨师人才的签证,还兴奋地告诉小孙,他们拍了一部风光片,最近正准备在北美和欧洲各国宣传摩尔曼斯克的城市形象。也许用不了多久,全世界的人都会跑到这里来旅游。“到那时,你的生意会更好!”
2004年春天,孙剑涛的父亲辞去某星级酒店厨师长的职务,带着6名徒弟从太原来到俄罗斯。他惊奇地发现,来儿子餐厅就餐的不仅有医生、律师、电影演员,甚至还有军衔很高的首长和政府官员。尤其是堪称“中国神厨”的儿子,隔三差五还会在电视上露脸,俨然成了摩尔曼斯克的“名人”!
不断创新,在异国拼成千万富翁
到2004年夏天,欧美游客果然蜂拥而至。孙剑涛又一口气在摩尔曼斯克增开3家中餐馆。出人意料的是,不久当地就冒出不少法国餐馆、土耳其和墨西哥餐馆等。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根据中西方人的饮食差别,这位中国小伙制定了一份很有趣的菜谱,因是独创,堪称“一菜两制”。
菜谱左边是西式中国菜,这类菜味汁浓偏甜,原料和做法符合欧美人需求,有些人就很喜欢。菜谱右边是地道的中国菜,沿袭了传统的鲜美醇厚特点,讲究色、香、味、形,营养美味兼备。相比较而言,正宗的回锅肉在选肉、切片、配料、火候上都比较讲究,口感自然绝妙。
孙剑涛的成功,招致了一些外国同行的嫉恨,有人投诉他居然食用狗肉,受到了食品和卫生执法人员的查询。他解释说,“狗不理”是中式面点之一,也叫包子。其中的dog(狗)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而已。他对满脸狐疑的执法官说:同美国人吃Hot dog(热狗)一个道理!结果,执法官在吃了几个热腾腾的“狗不理”后,满脸笑容地离开了。
2006年4月,一位俄罗斯姑娘走进了孙剑涛的生活。这位叫亚娜莎的女孩身材修长,金发碧眼,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在摩尔曼斯克一所中学当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亚娜莎的父母见到孙剑涛后,也对这位能干的外国女婿表示满意。
“中国风”开张之后生意一直很火爆。如今,孙剑涛的老爸笑侃,如果还在国内,儿子现在最多是个“二流厨师”,想买套房也得存上十年八年的钱。而谈到今天的成功,孙剑涛感慨地说,创业有时是需要点眼光和胆量的。至于未来,蓝图在孙剑涛的脑海里,现在还不便公开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