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超市里熙熙攘攘的顾客,陈小明突然间明白了,大超市和大商场卖特价商品,并不是为了赢利,而是在靠低价吸引顾客!少数的特价商品不但可以吸引很多顾客上门,而且会让顾客有这里所有的商品都比其它地方便宜的错觉,从而对其它商品也产生购买的欲望。大部分顾客在购买特价商品的同时,都会买一些别的东西,而这就是那些大商场和超市的利润点!难怪那些商家总是热衷于特价促销!
陈小明恍然大悟。他想,如此浅显的道理自己怎么一直没有想到呢?如果自己的小店也采用大超市的这种营销策略,是不是就能起死回生了?
春节期间,陈小明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回到东莞后,他就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他粗略地统计了店里所有商品的类别和数目,拿出了毛巾、袜子、纯净水和香烟等40种小商品来做特价促销品,这些促销品占所有商品的二十分之一左右。接着,陈小明在店门口立了一个醒目的告示牌,上面写着特价商品的种类和促销价。
当顾客半信半疑地走进他的小店,就会发现这里的特价商品果真比别家的价格低2~3成。结果,他那天的生意比往常火爆得多,顾客像走马灯似的络绎不绝。一天下来,营业额竟是以前的十几倍!虽然卖出去的许多东西是零利润,但随带着卖出去的其它商品也是平时的几倍。也就是说,他那一天的利润也是平时的几倍!
一个精明的策划人www.chuangyezg.com
陈小明的收入高了,他的小店也很快成了良平市场里最红火的店铺。以前坐在店里很清闲的他,现在整天忙得团团转。事实证明了他所采用的“营销策略”是成功的,因此,他再忙再累也觉得十分开心。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陈小明很快发现,好的开始带来了连锁效应:他的东西卖得多,在批发商那里进货也多了,批发价格上就会有较大的优惠。因此,陈小明的运作成本就变低了;商品看上去比别人的新,也就更有卖相。就这样,所有的环节都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
2005年2月底,陈小明盘点了库存和现金,发现自己在短短的20天里竟然赚了3000多元!这样的成绩让陈小明兴奋不已。不久周围的竞争者纷纷开始学他搞特价销售。但陈小明此时已能把特价销售的策略运用得炉火纯青了,他知道哪些商品特价最能吸引消费者,每过几天,他就调整一下特价商品的品种,常换常新,令模仿者无所适从。
陈小明想,虽然别人现在还没能从他这里抢走多少生意,但他们无疑是给自己敲响了警钟——如果自己总在原地踏步,总有一天会被别人超越。他知道,只有创新才能在市场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只要一闲下来,就绞尽脑汁地想新点子。
在工业区开店,顾客群以打工族为主。陈小明发现很多到店里来买东西的打工仔和打工妹的胸口上都别着厂牌。看着厂牌上的照片和姓名,他又想到了一个促销办法——姓氏促销。他每天选定一个姓,凡是这个姓氏的消费者只须用成本价就可以买到他店里的任何商品。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