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福老板做生意怪,每逢盈利之喜,他总可以莫名其妙地以各种方式把赚来的钱赔个精光。痛定思痛,福老板坚决放弃了操刀多年的老生意,他既模仿又创造,硬是踩在“1元店”的肩膀上,风风火火地把“福记2元店”的金字招牌在中国挂了个遍。
2001年.福老板在济南的服装生意功败垂成。他一气之下,把头扎进厚厚的一摞商业报章杂志之中,一篇一篇地挖,非得挖出个能让他“改头换面”的商机不可。
福老板将咸鱼翻身的机会聚焦在一种叫“1元店”的商业模式上。“1元店’’曾为顾客的小百货消费带来前所未有的冲浪,但他发现“1元店”货虽便宜,却受制于1元的价格局限,随着物价飞涨,消费者对“一律1元’’的宣传越发不以为然,“一元货劣质”也逐渐成为消费者的共识。福老板顺水}伟舟,琢磨着若将商品从“1元”丰富成“2元”。既扩大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考究质量没准也更能取信于人,索性在济南西市场开起了自个儿的第一个“2元店”,在仅14平方米的店面内,包括妻子在内的三名员工脑袋里只萌生出一个想法:怎样吸引顾客,怎样打开市场。
始作俑者的结果是小店经营举步维艰,绝大多数的顾客只是伸头进来看一看便离开了,也有顾客慎重地列着清单找福老板买,可店里仅零零碎碎的百多种商品,实在难以“服众”。福老板一度苦恼不堪.他告诫自己,这次货源稀少问题,决不能苟且对待。然而市场上进价低于2元钱的小商品不下几千个品种,货源却分散在全国各地,如广州、义乌、常熟等地,几毛钱利润的背后隐藏的却是昂贵的交通费、住宿费和额外交际费用,为了充实货源,避开中间代理商,直接从源头拿货以保证价格优势,福老板一咬牙,把钱砸了进去,总之是哪里有货,哪里就有福老板。创业中国www.chuangyezg.com
由于小商品利润微薄,福老板进货量小,起初几乎没有厂家愿意供货。福老板只好在义乌打起“伏击战”,三天两头地拜访厂家,今天要一批货,明天又要一批货,厂商心想此人要货虽少但频率高,不妨一试,也就妥协了:同时福老板在当地也找到一些批发商供货,他盘算着花大价钱尽快把小店扶上路。
顾客的眼睛是雪亮的,自打货源足了之后,福老板就再没担心过“2元店”会被他做垮,到2005年,他的“2元连锁店”渗入山东其他城市开到7家。在福老板强大的选址经验和经营理念保驾护航之下,每个连锁“2元店”都人兴业旺,即便是在人口相对稀少的东营、西城百货分店年终盘点的纯利润也有十几万元,他的单店日营业额大多维持在两三千元,其中济钢分店 开业时日营业额已过万。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