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前言:宝岛第一大黄金盘商,每年进口黄金量占宝岛市场一半,报价则是宝岛银楼每日牌价最重要指标;董事长杨丁士从学徒、银楼业者到进口盘商,五十年与黄金为伍的经验,让他成为两岸金融机关都想请益、借力的对象。
他每年经手的黄金,是宝岛第一金都金瓜石极盛时期年产量的六倍;他是期交所订立黄金期货定价规则时最重要的谘询对象;他在黄金市场的名气,连远在北京的中国人民银行都曾打电话请他移樽就驾,到对岸开立宝号;如果没有他,宝岛中南部的银楼,恐怕很难拉开店门做生意。他是宝岛第一大黄金盘商、高雄王鼎贵金属的董事长杨先生,行事风格超低调的宝岛黄金大王。
杨先生的低调,从朴素近乎简陋的办公室,就可窥知一二。走进王鼎的办公室,完全嗅不到黄金大本营的贵气,极普通的日光灯管、素净的白墙、简单的桌椅、笨重的传统CRT萤幕,三三两两地放在带锈斑的办公桌上,连最重要的生财工具:电话,都是二十年前那种跟电信局租用的老旧机种。十二名员工,二十年如一日,维持八点半上班,四点下班的正常作息,如果不是此起彼落的电话铃声,很难让人想像,这里就是宝岛黄金市场最重要的指挥中心。 www.chuangyezg.com
推开一个人高的金库大门,就更令人失望了。五坪大的空间,立着一台年岁不小的包装机及另外两个斑驳的小保险箱,之前金光闪烁、瑞气千条的想像,顿时消失无形,领路的杨先生看着这群外行人失望的表情,只能笑笑说:其实黄金都放在银行金库啦!
也许是天生跟黄金的缘分,杨先生不久就得到站台卖金的机会,为了更上一层楼,三十岁出头就独自跑到高雄自立门户,经过多年奋斗,终于在高雄当起银楼老板。民国六、七十年代,宝岛经济起飞,银楼生意渐上轨道,他更在土地买卖上赚到人生另一桶金,在金银珠宝这一行也站得更稳了。
民国七十五年,政府正式开放民间黄金进口买卖,杨先生见机不可失,找了其他九位朋友,凑了六千万元,王鼎贵金属就在高雄盐埕开张,做起银楼同业的大盘商。凭着在银楼业界长年累积的人脉及信用,加上民国八十年代,宝岛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工业用金畅旺,王鼎业务快速增长。
本来王鼎黄金主要来源是伦敦五大金商中的万家达( Scotia Mocatta),但公司客户胃口愈来愈大,供给逐渐开始吃紧,正愁供货来源,有一天杨先生突然接到瑞士银行打来的电话,劈头就问:“你们有能力每天卖掉三十公斤的黄金吗?”他想都不想就说:“当然,这是小意思。”接着,双方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文书认证作业,瑞士银行为了验证这个远在南宝岛黄金商人的信用,还特别聘请理律律师事务所南下,杨先生也飞到瑞士看了链金厂。就这样,王鼎贵金属就成为宝岛第一家与世界级的黄金银行做买卖的民间业者。
事业扩张 成为瑞银在台最重要伙伴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