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岳父借来的2万元钱,孙先生从正大公司进了2000只鸡苗。妻子 王小姐:“这就是我们原来的鸡舍的地方,现在已经是公司了。白天我进去看他蹲在里面看鸡粪,他比我细心认真。当时也没想到他这么能干,能吃苦。孙先生:“晚上不敢睡觉,看着。这鸡3万多,哪敢睡觉啊,肯定必须要成,天天跟鸡在一起,我那批鸡特别细心,我在鸡的大腿上做记号,每天称,每天看这几只鸡长多少。”
在孙先生的精心饲养下,40天后,孙先生要去大发正大公司送鸡了。孙先生养鸡一直是村里人关心的一件大事,很多人打赌说孙先生这次也会和上次办皮鞋厂一样血本乌归。
孙先生:“第二天,有好多人跟我打听,我说还行,挣了不到8000块,这时说话有底气了。当时他们都挺惊讶的,挣这么多。”
到了2000年初,孙先生每年都能靠养鸡赚到10万元钱。村里人眼看着孙先生家的鸡舍一幢接一幢的盖了起来,来找他的人更多了。
村民:“我们瞧他养鸡挣点钱,我们也想干。”养鸡成风,孙先生成了人们巴结的对象,丈母娘也看开始用另外得眼光看待女婿了。
丈母娘:“那会就瞧出来了,他自己能干,就瞧他现在型,我们老两口也有时叨叨,现在说也行,也知道干事了。” 2000年7月的一天,孙先生像往常一样去正大公司送鸡,路上一辆标着正大公司字样的运货车引起了孙先生的注意。养鸡卖鸡,孙先生平静的生活却在这一天发生了改变。
孙先生:“我看到养旱鸭子在当时的北京是个新鲜事,养的人很少,而且鸭子比鸡抗病性强,成熟期短,来钱快。一听到这个消息,孙先生大喜过望。”
孙先生决定马上转产,抓住这个近乎空白的市场,做北京市房山区第一个鸭子旱养的人。有了养鸡的经验,转产的第一年,鸭子就养殖成功了。每只鸭子能赚到4元钱,比当时低迷的鸡价高出2元。村里30、40户养鸡的人家也开始纷纷孙先生改养了鸭子,每天找孙先生帮忙的人有增无减。
孙先生:“帮忙村民办票,交钱等。”
村民:“我们嘴笨。他朋友多,我们找谁啊。”
过去人人嫌,现在各个求,而且帮忙卖鸭子是顺手事,又能改变自己的形象,可更让孙先生意想不到的是自己还能得到一笔意外之财。
孙先生:“一只鸭子公司给反4-5毛,天上掉馅饼一模一样,意想不到的事。挺兴奋。” 给养鸭户帮忙往香河正大公司送鸭子,公司还发奖金。孙先生的心活了。
妻子 王小姐:“不安分,想挣大钱。”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