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尚赫公司到了鼎盛时期,可是偏偏国家宣布不允许传销。当时陈旻君都傻了:这么多的员工,还有30万直销商,如何向他们交待呢!陈旻君不认为公司就这么完了,于是她跑到北京,一个一个单位跑,一个章一个章地盖。最后,国家工商局从30家注册资金2000万元的公司中,定了10家企业可以转为直销,其中就有尚赫。
陈旻君到现在还是认为除了产品的质量外,那一次的成功一方面是运气,还有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誓不罢休的劲头感动了别人。 从对别人的帮助中看到自己的价值
现在的陈旻君中文已经说得非常好了,她甚至还会说纯正的天津话。
依然年轻的她,经常会被人认作是老板的秘书。有一次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来接她的人在周围转了好久都没有说话,她只好自己找上前去说:“我就是陈总。”让对方很是吃惊。因为在一般人眼里,能把企业做得这么大的人,应该是一位四五十岁的男士。
她常说在中国的11年,比自己在美国的22年收获要大。因为过去只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现在不仅学会了经营之道,关键是了解了中国许多特有的东西,当然这里面有许多是出于不情愿的状况下了解到的。
最让她耿耿于怀的是,不赚钱的时候没有人理你,而一旦赢利,就会有许多部门许多人找上门来。曾经有人告诉过她,你这个公司被50个部门管着,包括街道、技术监督局、工商、税务、公安等等,她被吓了一跳。
可她仍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于是她想帮助更多的人,于是她很热心公益活动。
在中国11年,陈旻君一共捐助了5所希望小学,还给一所大学捐助了400万元用于校园建设。“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是她一贯遵循的原则,她爱说:“我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她曾参加了一所希望小学的开学典礼,看见山里的孩子在大冷天竟然没有鞋穿,让她很受刺激:“贫困,我们帮不过来呀!”她说这也是这些年自己一直想把企业做得更大的一个动力。
她很看重自己以及公司的价值,一方面是自己的产品给人们带来了健康,第二是自己的公司让许多人赚到了钱。如今,尚赫已经投资近亿元人民币购地建设了尚赫智能科贸大厦。
守法经营,目标是进入中国纳税十强
陈旻君干过一件让人听起来不可思议,甚至让人觉得“残酷”的事。2003年是尚赫在中国创立10周年,而当时陈旻君正在孕育着一个小生命,巧的是孩子的出生时间与庆典时间几乎重合。为了能参加庆典,陈旻君竟然在台湾的婆家“逼”着大夫给她做了剖腹产手术,将孩子提前一个月带到人世。
一个月后,她飞到了天津,精神焕发地站在了公司的庆典大会上:“希望每一位尚赫事业的伙伴也与我们共同成长与扩大,您在自己的事业中会成为一位睿智的经营者、积极的教育者、谦虚的服务者以及富裕的成功者。”
对于别人的不解,陈旻君很坦然:“当时我是真想站在10周年的庆典上,讲讲公司的发展。这是我孕育了10年的孩子啊!”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