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裁的时候很痛苦,30人一下子变成了10人,觉得一下子裁了这么多人,那么多工作怎么做得了?
然而公司最大的改变也从这里出发了……
4、采购。我们在采购上犯的错误倒不算大。但采购却是完全不能犯错的环节。杀价不够狠,谈价谈高了;应该拿回扣的(通过拿回扣再省成本);售后服务条款要绝对强硬、细致,要不然后面也不会有那么多争议问题了。
四、制度建设
怎么定公司制度?怎么定公司流程?怎么定公司部门?怎么定公司薪资?怎么提出公司文化?没有工作过的大学生们,你们知道吗?
在创业半年内,我对这些概念都完全不知道!
我们曾经完全没有制度,完全靠激情做事。我们也曾经繁文缛节,什么事都要多重审批。
这些东西,我整整花了一年才研究得差不多,
制度:我知道了有些事情必须用制度制约,有的事情却如果通过人情来处理更加好;
流程:同样是控制那些能控制的,其它的是要用过文化来解决;
部门:每一个公司的部门分配应该是不一样的,它与这个公司的业务范围,阶段有关系,既要稳定又要灵活;
薪资:每个人的薪资是要管理者想破头皮才能定出来的,不能太高不能太低。
文化:到现在我也讲不清,但我的确看到了我们公司显示出了与我们几个创始人性格有关的“个性文化”,就比如我们人品不错,于是公司做事凡事都把守信用当成一条原则,宁可有时自己吃亏。
五、员工选择
我们几个创始人都是智商、学历比较好,在朋友圈子中都是比较杰出的。也许我找出这个团队太容易了(一周内把他们聚集起来,其中两人完全不认识,而这个团队现在依然很稳定),所以在我眼中看起来,我也要找一群优秀的员工,让他们认可我们的使命与理想,一起为理想做事。
我们的第一批员工都是南大、东大(南京最好的两所大学)毕业的。硕士生到我们这里只是做一个“搬运”的。这个刚开始给了我很大的虚荣心。
但是很快发现了问题:1、薪资;2、激情很快消失。
一个硕士生似乎我最少给他2000元,但一个“搬运”的,我给他800元就够了,甚至可以用临时工,更省成本。但这却浪费了硕士的才能。
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的人”。 不过倒是有趣的是,我用了一个高学历团队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工资不高。
也是从另一个角度不幸的是,我花了半年多才发现这个问题。
(阅读次数:
)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