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开支漏算了保险费,我给老公买的保险年缴费近3000(买得早,很便宜[FS:PAGE]的),老公公司给员工买了补充养老保险开始公司缴费后不知为何转为自己出钱,一年1000多。我给儿子买了投资分红险,年缴费5100元。我也有一份补充养老保险,费用公司一次性交清,自己没出钱。
我家的财政大权表面上握在我手中,他每月手中留2000备用金,其余工资奖金全部交给我,家里大小开支也基本由我负责。其实钱在我手中只是停留了一段时间,积累了一个整数(5万、10万的),就放进证券公司的保证金帐户中,买A股、B股、债券等(银行利率一路下滑,不存银行定期,短期资金一般存通知存款),两人都知道帐户密码,都有操作权(当然以他意见为主)。股市起起伏伏,我们始终没在证券市场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主要是他的梦想,我觉得还是稳稳当当赚钱踏实),股市里的资金一直在增长,但那主要是攒的工资奖金填进去的。我害怕一夜赔光,所以风险控制意识极强,几次大跌,我坚决斩仓,才保留下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可他并不感激我,他喜冒险,总说如果不是我的干涉,他早发大财了。他因工作原因,周围都是当官或有钱的朋友。纵向比,还聊以自慰。横向比,他心里不平衡。为做股票,我们有了裂痕。过日子,我相信我外婆我妈妈常说的话,“持家有如针挑土,败家有如浪淘沙”。我外婆我母亲还有我婆婆都是一辈子节俭顾家的好女人,耳濡目染,我的观念和她们惊人一致,好像和现实有点脱节了。
生活日复一日,儿子渐渐长大,账户上的数字也在一点点增多。MBA毕业后,我跳槽到一家上市公司做部门主管,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老公的事业一直比较稳定。2003年,我们的家庭年收入达到22万,资产终于变成了七位数,开支仍然保持不变。完成第一个100万的积累,我们用了9年时间。
这九年,我的理财心得是:
1、社会竞争,不进则退,要想赚钱,个人要在知识、学历、身体、心态、人际关系上做充足准备,机会不会光顾无准备的人;2、善于在别人不屑于的工作中发现机会。我刚毕业时在公司接手别人认为没油水又辛苦的工作,因为我踏实勤奋,赢得客户的信任,才有了表现的机会,并赚了第一笔钱。
3、吃小亏、占大便宜。吃小亏本意不是为占便宜,在与人交往中不要太精明,不要太算计,吃点亏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4、支出要于收入相匹配,所谓量入为出,崇尚理性消费,购物讲究实惠和性价比。不小气,不浪费,不攀比。减少消费性支出(小轿车),适度增加资产性支出(房产)。
5、不管收入多少,都要计划经济,学会攒钱。钱是赚来的,也是攒出来的。
6、合理投资。有了一定积累后,当然追求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选择投资工具时要与个人的风险偏好相结合。我以为家庭理财最好以追求稳妥为主,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大,高风险不适合我们,更何况中国的资本市场未必高风险高收益。我的投资组合:公司入股(MBO)、房产(03年购置两套新房),投资股票(短线运作),短期银行存款(考虑到人民币可能会升值03年底将美元换成了人民币)、保险单。
7、心态平和,切忌贪,贪和贫一字之差。做风险大的投资,一定要有止损原则,这是铁的纪律。 简评:社会竞争,不进则退,要想赚钱,个人要在知识、学历、身体、心态、人际关系上做充足准备,机会不会光顾无准备的人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