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蜂起,网上“冲浪”,渐成当今时尚,而创建菱方圆易家网,绝非于庆波一时兴起,赶赶时髦,此中再次蕴涵了他“运筹沪上,决胜于万里之外”的超常智慧———“中国许多厂家生产的家具确实很好,但产量过剩,堆放在仓库里成为‘死钱’,我们就与这些厂家合作,把他们那些品质优异的家具经过全新包装,再运到美国去销售,这样,既不需要我们多少出资,又救活了这些厂家,是为‘双赢’。”
“当然,我们也要看美国那边需要什么样的货。我们把这些家具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输入电脑,美国那边通过点击菱方圆易家网站,便可在电脑上看到这些家具的款式、尺寸、价格等全套彩色图像资料,但凡选中,轻点‘OK’,即可网上订货,一举免除昔日如劳燕飞来飞去的繁琐。这就是在靠信息挣钱。”
能在网上与美国作生意,早已是胜人一筹。那么,第一步———于庆波是怎样把生意做到美国去的呢?
“这是在我对世界家具市场准确分析后进行的。在美国,每年的家具销量达540亿美元,其中的100多亿元家具需要进口;而在中国,因市场限制,整个家具制造业平均开工率不足40%。近二、三十年来,美国因为劳动力成本过高,产业升级,已把一些传统产业包括家具业转给第三世界去做,中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因而在这些领域具有竞争优势。最主要的还有,中国人能工巧匠多,适合做家具;有些国家劳动力更便宜,但做出来的东西比较粗笨,所以美国人也很希望和我们合作。现在我们的全美家具业务就是由原北卡罗来纳州钟表店老板麦克负责的,为了合作,他卖掉了自己价值2000万美元的钟表店。”于庆波的回答带着专家风范。
值得称道的是,于庆波的上述分析与著名学者林毅夫的观点不谋而合。
这到让我对他的经历产生了兴趣。一个至今还是老三届学历的人,为何能对家具行业从理论到实践真知灼见娓娓道来?
求知因喜爱而生
人生求知而卓荦
“并非不想拿到更高的的文凭,而是这些年忙于工作,实在无暇顾及上学。当然,我一直未放弃对知识的求索。美国不是提倡终身教育吗?也许等我不忙的时候是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对这一关乎“脸面”的敏感话题,于庆波回答的坦诚而自信。
事实上,他确也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求索。
1968年,18岁的于庆波进入一家具公司。当时“文革”正进行得火热,他却潜心于木工、基建之中。
“我对家具比较喜爱。”他说。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