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史玉柱还没有成熟。在他最有希望 成长为“比尔·盖茨”的时候,如果媒体没有把他打造成的“中国的比尔·盖茨”,政府没有赋予他“高科技楷模”的光环,种种诱惑没有扑向他,他好大喜功的情愫也许不会膨胀得那么夸张,巨人大厦也就不会加高到72层。
1997年,在巨人财务危机爆发的时候,如果媒体们没有扮演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角色,落井下石般报道被他们吹捧了几年的巨人,史玉柱有可能在危机中恢复巨人的生产销售秩序。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对话史玉柱游戏与人生 文/本刊记者 王雨佳
工程师、商人、企业家、营销专家、投资家、游戏玩家……史玉柱在不同的角色中转换,并游戏自己的人生
二十年过去了,在商场上,史玉柱不再狂热,不再急功近利。事实上,虽然他不爱说话,但是,“讲的每一句话都能拉一条标题”。如今,他把真实的自己放在了游戏里,在游戏里他不用收敛锋芒,可以“自由自在地当个独行侠”。
游戏玩家更接近我的理想
《新财经》:工程师、商人、企业家、营销专家、投资家、游戏玩家……在您看来,您更像哪一个?
史玉柱:我说不上是成功的创业家,也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当然,我一直都是一个骨灰级的游戏玩家。事实上,搞实业、做投资、玩游戏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讲,我认为三者的共同点就是都需要对“行业”有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把握,需要足够的 了解。
《新财经》:人生是由许多角色组合而成的,那么,上述这些角色中,您觉得您演得最成功的是哪一个?
史玉柱:二十年来我一直都坚持玩游戏,不管是创业初期很忙碌的时候,还是间歇期很空闲的时候,在游戏上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同创业与投资相比,我觉得作为一名游戏玩家更接近我的理想一些。
《新财经》:您经历过大起大落,在1997年的那次失败之后,您觉得自己改变了吗?改变在什么地方?
史玉柱:改变更多地是来自于心理层面。回过头来看,当时选择去攀登珠穆朗玛峰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我们几乎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只是非常想去 挑战一下,可能也有排遣失败的郁闷和希望重新创业成功的心理需要吧。因为没有专业知识,我们几个人差点在珠峰丢了命,差不多“死”了一次。尝到“死”的滋 味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人生体验,会更珍惜也更坦然地面对人生。
我欣赏我所有的产品
《新财经》:巨人汉卡、脑白金、《征途》、《巨人》、黄金搭档、黄金酒,在这些产品中您最欣赏哪一个?
史玉柱:这些产品我都很欣赏。
《新财经》:您从IT、保健品、网络游戏、到现在的投资领域,您是不是特别喜欢变化和挑战?
史玉柱:事实上,我投资范围比较窄,投资,我有自己的纪律。哪些行业投、哪些行业不投。除了保健品、银行和互联网,其他行业我不碰。
《新财经》:有外国媒体评论您“销售一些本不值钱的玩意儿,同时挣得盆钵满盈”。您的营销魔术让人眼花缭乱。在您看来,是营销让您的产品取得成功吗?
史玉柱:我想能够得到玩家、消费者的认同,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好。作为一个坚持自主研发的国产网络游戏公司,我们更了解中国市场,了解中国的玩家。同时坚持基于中国市场特点的自主研发,重点运营精品游戏。
投资 原则:安全第一
《新财经》:您曾对 媒体说过:“这几年我已经完成了转型,从实业过渡到投资,我在这些投资 项目中的身份是投资者。”您做投资的 理由是什么?
史玉柱:我还是做实业为主。投资的原则是:安全第一。
(阅读次数:
)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