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原本每个月废报纸的周转量在1500吨左右,随着流通量的逐月下降,仓库里的货越来越多,随处可见打好包的废纸,成跺地堆着,看上去就像厚厚的墙。“仓库里至少囤了3000吨废纸,也就是说300万元的资金压在那里。平时,我们还是有正常运转的,流转资金要不少于800万元才能保证正常运转。”李申奇透露,为了这次抄底,他已动用了500万元资金,这其中大部分的钱来自朋友之间互相调剂,少部分来自银行贷款。
“调剂资金的时候,有朋友选择了直接入股。”李申奇说,公司的股东,要用两只手的手指头才能数完,有近10个,其中有两个股东就是因为这次抄底而新加入的。
“从3月份到现在,废报纸的价格始终在0.6元/斤的价位上下徘徊,说明价格已见底。”李申奇继续“补仓”,加大废报纸的收购量。他预测,到了月底废报纸的价格就会回调,随后慢慢回暖,到时他就可陆续出手转掉一部分。
“破烂王”要搞废品回收连锁经营
公司废报纸吞吐量下降后,按理工作轻闲了,可李申奇似乎变得更忙。
他去了名校读起了MBA课程,并招聘了名校管理学毕业的研究生来担任助理,专门负责起草公司的规章制度、组织架构管理培训机制等。
“我希望有一天,公司里任何一个人,只要依据相应的操作手册,就会分拣纸张,就会打包、整理。再进一步说,就算我不在,公司也能照样运转。”李申奇说,不能让人来管理公司,而是要让制度来管理公司。
事实上,李申奇不仅仅是要把公司做到规范化管理,他是要把公司变成一个可复制的模本,以实现心中废品回收连锁经营的梦想。“关于连锁的模式,我想超市可以连锁,药店也可以连锁,那么我们这个行业也一样可以连锁,到时可以开连锁的回收公司或是连锁的回收门店。”李申奇早在今年4月就开始着手这项工作了,并向主管部门市贸易局递交了相应的报告。
对于连锁经营,李申奇说要有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也要有健全的培训体系和管理制度,他认为这项系统工程里要做的事情很多,因此忙得停不下来。
显然,在李申奇的眼里,比囤货更重要的是积聚自身的能量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