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偷偷借来的100元钱,从没有出过远门的他上路了。凭着书本上的知识,他独自一人到了桂林,不辩方向的他在火车站广场转了一圈,身上的钱便被人洗劫一空,他只好步行去湛江,走了两天两夜之后,酷暑和饥饿将他击倒。一位拾荒人见他昏倒在街头,给了他一瓶水和捡来的半碗方便面,他才缓过了一口气。一个小孩子,个头也不高,没有哪一家工厂愿意用他。所幸的是,胥定国在湛江找到了一个卖盒饭的工作,5天下来,他赚了50元钱。但这样挣钱太慢,听人说去海南砍甘蔗能挣更多的钱,于是,他又去了海南。砍甘蔗真能挣钱,但却是成年人都不愿意干的苦活,半个月累下来,胥定国挣到了800元。砍完甘蔗,他又跟着大人们去割橡胶。
这个假期的第一次打工,胥定国挣到了1800元钱。当母亲接过儿子挣回来的钱,搂着又黑又瘦的儿子时,却忍不住掉下了心酸的眼泪。有了这笔钱,爷爷被送到了医院,等待着死神降临的爷爷,奇迹般地康复了,“12岁孙子打工挣钱救祖父”成为了一个最传奇的爱心故事。
凭着自己的微薄之力能改变家人的处境,小小的胥定国有着一种巨大的快乐和幸福。从此他认定了打工--挣钱--读书,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生之路。以后的每一年暑假,胥定国都会外出打工,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火热的打工城市他几乎跑遍了。凭着打工挣来的钱,他完成了初中、高中的学业,顺利地考上了中山大学经济管理系
1997年胥定国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分配到家乡县城的工作来到上海,开始寻求自己人生新的起点。
在上海,他应聘到一家台资企业。在这家公司,胥定国受益非浅。3个月后,他被提升为人事部课长,在任职的半年多时间里,通过科学、创新的管理,他为公司节约了管理费100多万元。年底,他被提升为部长,老总为他的智慧奖励了25万元现金。
为自己打工,干一番事业,是胥定国的梦想。1999年 ,胥定国来到厦门,用打工积累的27万元资金独自创业。
第一笔生意,贩卖甲鱼。从越南运甲鱼到厦门,还没来得及卖,就被全部没收,17万元血本无归。
事后他才明白,当初只听别人说在厦门卖甲鱼赚钱,他却连货物进出国门需检验、检疫等基本法规都不清楚。1999年底,他用剩下的10万元与厦门当地一个朋友合作成立了食品公司,生产鲜榨果汁饮料。虽是一个小投入的项目,却很快有了效益,而且发展势头良好。可让人想不到的是,不到一年,合作者烧掉了公司的财务账本,也不肯退还胥定国的本钱。胥定国又一次铩羽而归。
27万元化为乌有,胥定国重又变得两手空空。
连连的失败,胥定国没有敢告诉怀有身孕的妻子。当初接她到厦门结婚时,妻子跟她家里人的曾劝他用一部分钱买一套房先安定下来,可是他执意租了房子,用这笔钱来创业。他曾经给妻子许诺在新居中迎接他们的孩子,现在也只能成为一个遗憾的谎言了。因为再过一个月,妻子就要分娩了。
2001年10月的一天晚上,胥定国和妻子一道去一位朋友家里做客。在去朋友家的路上,胥定国心里起了向朋友借钱的念头,可是,在朋友家整整5个小时,除了跟人谈笑风生,他就是没有将借钱的事说出口。晚上12点,从朋友家出来往回走时,突然下起了雨,因为太累,妻子再也不肯走路了,执意要坐出租车。胥定国为难了,他身上只剩下了3元钱,连坐一辆5元钱的摩托车也不够。妻子见他半天没动静,委屈得嘤嘤地哭了。她什么都明白了,流着泪对他说:连坐车的钱都没有了,你死要面子还硬撑,不好意思借钱就去打工吧。
(阅读次数:
)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