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时机和运气也不太凑巧,2006年底,游戏运营商开始纷纷转向游戏免费、道具收费的模式,管理员自己开始靠卖道具谋生,哪里还有外人来做生意的空间,“我有网”不了了之。而在我有网的后半段,陈年就已经不太过问公司,而是闭门写起了小说《归去来》。他认为,导致“我有网”失败的几大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个人的错误,心态不好,太过自负。
调整心态 “我有网”失败后大约半年,机会重现。“运气太好了!”陈年一上来就说道。当时,已经在网上卖了一年多衬衫的PPG把这个模式在资本圈里炒得正热;同时也培育了市场和用户,尤其是它在媒体上大打广告,让普通消费者开始接受网上买衬衫这一行为。“如果做卓越网时卖的不是书,而是衬衫这种更讲究消费者体验的产品,肯定死了,当时卖书最合适。”但对时机的把握归根到底由人来判断,能不能冷静下来看清局势,还是心态问题。运气好,也体现在当时陈年刚刚经历过低谷,小说也写完了,检讨也做过了,心态好得不能再好。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凡客诚品的每一次上升都踩在PPG下降而空出的机会台阶上。2007年年中,PPG在资本圈如日中天、被VC追捧得最热时,陈年悄悄搭建了凡客诚品,见了几位熟悉的投资人,这些人都知道当时正处在陈年人生曲线触底反弹的“买入点”,网上卖衬衫的模式也已被证明可行。双方约定,只要陈年答应不再写小说,就投钱给他,因为他们相信陈年只要不写小说,就能够冷静看待整件事情,做出正确判断。很快,陈年拿到了第一轮投资。
同时,陈年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将卓越网时代的骨干找回来组建团队,不再单打独斗。他迅速聚集起一支7人组成的有默契和凝聚力的战斗团队,订下“不许谈卓越,不许谈当当,只许讨论PPG”的规矩,每天学习研究PPG. 2007年12月初,陈年“到外面走了一圈”,一个月时间就顺利融到第二轮1,000万美元,成为凡客诚品开始奔跑的燃料。紧接着PPG不断有负面消息出来,陈年的团队看在眼里,大大地动了一番脑筋,所谓“看准时机,拐大弯”,结果就是凡客诚品全面转向熟悉的互联网运作方式,团队的既有经验开始发挥作用。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