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靠“赵本山”这个主品牌是不行的,也很单一;所以“本山大叔”毫不吝惜地要推出自己的“子品牌”;他深知“只有品牌多了,本山传媒才能壮大”。把更多的“子品牌”整合在一起,是“本山大叔”最睿智的一面;从2005年让徒弟蔡维利、王小虎在春晚小品《功夫》中扮演“小忽悠”的双双登场,到陆续让小沈阳、王小利在央视春晚的高调亮相,其意明显,“本山大叔”要推出一个又一个的子品牌;小沈阳的一夜火爆,王小利的迅速走红,及旗下弟子的纷纷崭露头角,都充分显示出赵本山的“子品牌”战略是正确的,他们不仅为“本山大叔”脸上长了光,更为“本山传媒”挣了钱,可谓两全其美,何不乐哉!
但看看我们企业的不少子品牌又有几个是成功的呢,不是过多的子品牌削弱的母品牌的形象,就是母品牌抹杀了子品牌的功劳,多者昙花一现,成功者甚少,所以“本山大叔”的品牌整合功夫,我们的企业家还得多学学。
三、整合“媒介”资源 企业要发展,品牌要成长,没有媒体的曝光度是不行的,这一点“本山大叔”就比咋们强。整合“媒介”不能单纯理解就是“打广告”那么简单,如何“借势借力”达到“省事省力”才得行。
在“媒介”的资源整合上,“本山大叔”可谓资源广泛,招式娴熟,上到中央电视、辽宁卫视、黑龙江电视台;下到网路传媒、地方影剧院,那可叫一个“绝了”。媒体提供的广阔平台,是“本山传媒”艺人露脸的好机会,你看每年的节庆假日娱乐节目,辽宁卫视、黑龙江卫视这些能少得了人家赵本山的徒弟吗?
在媒体的整合上,赵本山是发挥到了极致,调动媒体资源的能力在国内也算首屈一指,“本山传媒”先后与“搜狐公司”、“北京交通广播”、“**东风传媒”等都建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本山传媒”的规模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2006年,本山传媒与辽宁电视台合作推出了“刘老根大舞台”栏目。该栏目播出后,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收视率更是稳居辽宁卫视栏目之首,成为辽宁电视台娱乐节目的龙头。现在辽宁卫视的推出的“轻喜剧”多半都是本山的徒弟担当主演。
但我们的企业呢,以为整合“媒介”就是广告投放,不知道如何携手通过栏目的运营将广告合理的植入,更不会充分利用“事件营销”发挥媒体的力量。
四、整合“社会”资源 为了有力推广东北二人转,赵本山不会满足于辽宁一个地方,必须大范围的跑马圈地;通过整合各地社会资源,强强联合,实现双赢。于是“本山传媒”不仅在沈阳中街、沈阳工人会堂、沈阳沈铁建立了“刘老根大舞台”,还分别在北京、哈尔滨、长春、天津等地设立了“刘老根大舞台”剧场,整个东北三省及河北、北京一带几乎被“本山大叔”统统“占领”。特别是位于沈阳中街的“刘老根大舞台”旗舰剧场,一年四季都是一票难求,已成为沈阳市继“一宫两陵”(故宫、北陵、东陵)之后家喻户晓的文化景观。
现在“刘老根大舞台”不仅当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8年,赵本山还当选为曲艺类东北二人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