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等待检测报告的漫长过程中,他又把配方和样品带到省城找到权威专家求教,专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建议他去申报专利。专家的表态极大地鼓舞了他,他马上通过专利代理机构,一口气报了三个项目,包括红豆杉茶、红豆杉酒和红豆杉饮料,同时积极联系生产设备厂家,计划先投资一个袋泡茶厂带一个红豆杉研究所。
这一折腾就整整折腾了一年,检测报告下来了,全部合格,专利受理通知也拿到手了,可积蓄也花光了。茶厂投资要30万元,银行可以贷款20万,亲朋好友顶多也只能凑个5万,还有5万的缺口,他计划剪部分红豆杉枝条下来出售,谁知道北京的电话也打不通了。他马上意识到被人骗了,上网去查找,网站也没有了,其它地方到是有,他联系了很多家,都说不是他们那里买的种苗不收成品。
很多人都劝他到北京去找,他清楚得很,就是你去了北京又能怎么样?他也不想再冤枉花钱了,况且资金缺口不大,他还是执着地坚持把厂尽快办起来。
黄明算计资金缺口不大,就决心先把红豆杉茶生产出来,经过努力,资金终于解决了,有了钱一切都很顺利,机器设备购买,安装调试直到产品出来只用了一个月时间。有产品了,销售就是摆在面前的大问题,他通过网络宣传,结果很不理想,当地试销接受的人也少,无奈之下他在各大城市设了好多点,自己也到省城去开店专卖,但入不敷出,支撑了一年,只好收摊回家,各地代销点也大多数撤了。
正在这失望的时候,北京又传来喜讯,一家文化公司愿意代理他的产品,于是包装都做了彻底的改正,面貌焕然一新,遗憾的是定位失误,产品关注的人有,销售渠道不畅,没有两个月这合作就告结束,这一折腾没有赚到钱,反而倒贴进去几万块包装费。
当我知道具体情况后,到了他家仔细帮助他分析过原因,我个人理解是红豆杉茶具有抗癌防癌等功效,红豆杉的名字很响亮,购买这样的产品不是老百姓,而是当官的或者作为一种时尚健康礼品,所以他原来的包装定位是错误的,包括推广方式也不正确,网络要辛勤去耕耘,不是做个网站就可以,实际市场运转也要多走大型食品交易会。
他采纳了我的建议,重新设计了礼品包装,价格也参考一般中档保健食品礼盒。并且参加了多个交易会,终于获得了部分订单,企业开始起死回生。我也协助他在当地推销了部分以前包装的积压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我认真听取了购买者的意见,总结了很多转告黄明,黄明就要我协助他一起做。我也确实感觉到这产品有巨大的市场,所以就答应协助他,经过几次谈判终于达成统一意见,并且签定了合作协议。
因为他的营业执照是个体户,这严重影响外部业务,所以我们合作是相对独立的,我投资了100万注册了一个新的公司,包括卫生许可、产品标准、标签认可、产品条码我们都自己去单独办理。就是用他的产品,我自己的包装,贴牌加工,我的东西我自己负责推广,包装也是我自己负责去做。
我的包装是请专业设计师设计的,充分体现了高档礼品的特色,产品定位从他原来零售价198元一盒调整到398元一盒。销售是网络实际齐头并进,网络除在阿里、慧聪、搜索、实名、食品网等地方推广外,并派专人负责天天更新信息。实际市场以上海以及浙江沿海为突破口,派出专人出去散发广告铺货。同时当地市场也积极启动,利用关系网很快打通了各企事业单位的的关节,借年底送礼高峰的机会,产品很快通过他们进入了省市高干的家庭。过完年沿海各地以及上海也传来喜讯,网络的喜讯也不断,十几家很有实力的代理商也随之敲定。
根据订单情况,我又赶制一批包装出来,黄明也是开足马力生产,正当我们踌躇满志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同时播出了卫生部的公告,明令禁止红豆杉食品的生产,所有市场上的产品都要收回,第二天卫生局的人就发通知过来了,黄明的厂还被查封,真搞不懂政策,我们也是领了卫生部门许可,并有相关的检测报告,为什么就这样被禁止?这一禁止让我亏了50万,黄明也成了穷光蛋,只在一夜之间就完了。骗子没有让他止步,政策使他顷刻破产。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