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按:从这个故事里能折射出目前中国竹炭市场的一部分影子,特别是中国竹炭专卖店经营的状况与困惑!
一、 捕捉商机
刘习,30岁出头,浓眉大眼,为人相当随和,与人交谈时嘴角永远挂着一丝微笑,流露出豁达与自信。作为一个来自浙江的商人,他在筑城的小圈子里,也是颇有些名气:服装、鞋袜生意都做过,而且绝大部分生意从未失手过。
2004年四月的一天,他上网看到一个网站,专门介绍了一些竹炭的运用与前景。这下把他的心给抓紧了,因为从一个商人的嗅觉中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而且筑城这个地方潮湿严重,居民消费能力也不错,于是他快速做下决断:回一趟老家直州。
二、考察盟主
刘习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回到了家乡直州。没有直接回家看望父母妻儿,而是直奔网页上提的某公司去了。
一番考察下来,刘习发现厂家并不像网页上描述的那么庞大,顶多就算一个不到100人的小企业。不过,也没让他特失望。毕竟不是一个小作坊。身为浙江人,他很清楚:竹炭这个项目既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那就说明这个行业才刚刚起步,也就不可能现在就出现了巨型企业。再说,江浙这一带,就是中小企业居绝大多数。所以,自己见到的这一幕实属常理中。
晚上回到宾馆里,回想起白天见到的公司办公地点、厂房、车间、工人……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和某公司习董事长谈的话了……。
习董事长是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可能因为特爱抽烟的缘故,满口的黑黄牙,谈起话来,烟熏味特别重。说起话来,声音特响亮,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
白天刘习在他办公室至少谈了两个小时。习董事长告诉他,某公司是国内www.chuangyezg.com最大,拥有竹林面积最大的竹炭生产企业。跟他们合作,不用担心货源,而且品种也是国内最多的。只要加盟他们,一定会赚到钱的!
刘习听着习董事长的话,虽然觉得有些太玄乎,但自己心里也确实认为竹炭是一个有前景的好项目。于是心里对习董事长的反感也就荡然无存了。倒觉得习董事长属于有魄力,有胆识的那种老板。
谈到最后,习董事长直接说:“你把首批货款打了,马上给你发货。筑城市场就是你的了,准备好赚钱吧!”
刘习听完习董事长的话后,脸上浅浅地笑了笑,表示回应习董事长的话语。但是作为一个从商多年的人来说,显然马上打款有点过于草率。于是他微带歉意,慎重的对习董事长说:“创业中国想再去看一下车间,然后呢,明天给你答复。”习董事长一看刘习原来还是有备而来,仅仅是先来看看考察罢了。于是叫秘书带他到处参观一下……。
车间的那一幕幕又浮现在刘习的脑海里……。刘习叹了一口气,重重的摔倒在宾馆的床上。沉思片刻,刘习站起来,走到窗户旁,望着直州夜晚的灯火辉煌,心里不禁横下一丝决心:做!!!虽然厂家的实力确实不大,但自己本来也就是看准了这个新行业的前景嘛!自己努力才最重要!再怎么说,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嘛!
就这样,第二天刘习便敲定了自己的盟主,成了某公司的一名加盟商。
三、开业迎客
刘习回到筑城后,马上着手寻找开专卖店的门面,每天早出晚归,谈了10多家。但都因为好的门面,租子、转让费高得吓人;便宜的嘛基本上很“恐龙”。就这样,刘习持续了一周,大街小巷摸了个遍。
有一天,心里郁闷发慌,刘习于是跑到街边书摊上买了本《销售与市场》。躺在床上,仔细翻阅,忽然有篇文章的题目吸引了他的目光——产品需要定位!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