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雷1995年作为瑞士一家水厂的会计来到中国,同时服完瑞士兵役。两年后他在昆明开了一家比萨饼店。但他说当时身兼数职,还要代表一家法国公司参加昆明主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World Horticultural Expo),因此决定卖掉这家店。他的第二家比萨饼店开在重庆,但未能吸引众多客户光临,原因是他按照标准价格出售标准风味的比萨。生意很不好,但他也有时间读了很多书。其中一本讲述了麦当劳(McDonalds Corp.)的发展历程,其制胜法宝就是以大大低于同行的价格提供质量和服务均保持稳定的产品。这是一个重要的启示。科雷说,他有一个幻觉,就像上帝降临并对他说,要按人民币10元的价格来卖比萨。
他从一家欧洲私人投资机构得到了5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在上海创办了公司,供应质量稳定而价格非常低廉的比萨。他的想法是,把比萨这种中国人眼中时髦的西方食品变成价格低廉的日常食品。他说,在中国,高质量通常是低价格的反义词。他的秘方并不是比萨,而是从周一到周日提供品质高度稳定的比萨。最初的店面是在上海古北区一桩公寓楼的底层,一个狭小拥挤的空间,点缀了闪亮的萤光灯,充斥著发酵粉的味道。以最近一天晚上九点为例。一位女工戴著纱帽和医用口罩,在一个大大的金属台旁切著青椒,然后把它们装进Ziploc小塑料袋里。每袋青椒都要过秤,确保每袋装有不多不少正好30克青椒。她旁边的袋子里也都是单独包装的比萨配料:切好的茄子、洋葱、香肠和咸肉。然后她在每个纸盒里装好生菜、胡萝卜和一小袋沙拉酱。隔壁房间里,另一位女工正在□制比萨饼坯,几乎个个相同,看上去都像大蛋糕。夜班收工后,这些东西都会一早送到各个店面。 [Page]
通过这种办法,Hello Pizza已经尽力使成本降至最低。在一个普通工作日的午餐时间,Hello Pizza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小小连锁店里人满为患。橙色地砖上十几套木质桌椅全部满座。前面的这位办公室职员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上敲敲打打;旁边一对父子埋头大吃;那边的两位女士正在互相品尝对方的比萨,还有一对年轻的情侣安静地坐在后面。
这样一个最多坐满25位顾客的小店只要4名员工就够了。一名年轻的女服务员在后面的小厨房里往餐盘上摆放沙拉和其他配菜;餐厅正中一个玻璃隔开的小空间里,另一位女服务员取出预制好的比萨饼坯,挤出一袋番茄酱,倒出一袋碎干酪,把其他几个袋子里的配料拌匀撒上,然后砰地一声放进身后的烤箱。第三位女服务员收银,还有一位上餐。厨房后面还有一个小房间,几位年轻人正在等候外卖下单,他们用这些明黄色电动自行车送出的外卖占餐厅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