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开业前二十天1、审查洗衣房的设计方案。2、与清洁用品供应商联系,使其至少能在开业前一个月将所有必需品供应到位,以确保饭店“开荒”工作的正常进行。3、准备一份客房检查验收单,以供客房验收时使用。4、核定本部门员工的工资报酬及福利待遇。5、核定所有布件及物品的配备标准。6、实施开业前员工培训计划。(六)开业前第十五天1、对大理石和其它特殊面层材料的清洁保养计划和程序进行复审。2、制定客用物品和清洁用品的供应程序。3、制定其它地面清洗方法和保养计划。4、建立OK房的检查与报告程序。5、确定前厅部与客房部的联系渠道。6、制定员工激励方案(奖惩条例)。7、制定有关客房计划卫生等工作的周期和工作程序(如翻床垫)。8、制定所有前后台的清洁保养计划,明确各相关部门的清洁保养责任。9、建立客房部和洗衣房的文档管理程序。10、继续实施员工培训计划。(七)开业前第十天1、与财务部合作,根据预计的需求量,建立一套布件、器皿、客用品的总库存标准。2、核定所有客房的交付、接收日期。3、准备足够的清洁用品,供开业前清洁使用。4、确定各库房物品存放标准。5、确保所有客房物品按规范和标准上架存放。6、与总经理及相关部门一起重新审定有关家具、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做出确认和修改。7、与财务总监一起准备一份详细的货物贮存与控制程序,以确保开业前各项开支的准确、可靠、合理。8、如饭店自设洗衣房,则要与社会商业洗衣场取得一定的联系,以便在必要时可以得到必要的援助。9、继续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八)开业前第七天1、与工程部经理一起核实洗衣设备的零配件是否已到。2、正式确定客房部的组织机构。3、根据工作和其它规格要求,制定出人员分配方案。4、取得客房的设计标准说明书。5、按清单与工程负责人一起验收客房,确保每一间房都符合标准。6、建立布件和制服的报废程序。7、根据店内缝纫丁作的任务和要求,确定需要何种缝纫工,确立外联选择对象,以备不时之需。8、拟订享受洗衣优惠的店内人员名单及有关规定。9、着手准备客房的第一次清洁工作。(九)开业前第五天 1、开始逐个打扫客房、配备客用品,以备使用。2、对所有布件进行使用前的洗涤。全面洗涤前必须进行抽样洗涤试验,以确定各种布件在今后营业中的最佳洗涤方法。3、按照工程交付计划,会同工程负责人逐个验收和催交有关区域和项目。4、开始清扫后台区域和其它公共区域。三、开业前的试运行 开业前的试运行往往是饭店最忙、最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对此阶段工作特点及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减少问题的出现,确保饭店从开业前的准备到正常营业的顺利过渡。客房部的管理人员在开业前试运行期间,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一)持积极的态度 在饭店进入试营业阶段,很多问题会显露出来。对此,部分客房管理人员会表现出急躁情绪,过多地指责下属。正确的方法是持积极的态度,即少抱怨下属,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帮助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与其它部门的沟通中,不应把注意力集中在追究谁的责任上,而应研究问题如何解决。(二)经常检查物资的到位情况 前文已谈到了客房部管理人员应协助采购、检查物资到位的问题。实践中很多饭店的客房部往往会忽视这方面的工作,以至于在快开业的紧要关头发现很多物品尚未到位,从而影响部门开业前的工作。常被遗忘的物品有:工作钥匙链、抹布、报废床单、云石刀片等。(三)重视过程的控制 开业前客房部的清洁工作量大、时间紧,虽然管理人员强调了清洁中的注意事项,但服务员没能理解或“走捷径”的情况普遍存在,如:用浓度很强的酸性清洁剂去除迹、用刀片去除玻璃上的建筑垃圾时不注意方法等等。这些问题一旦发生,就很难采取补救措施。所以,管理人员在布置任务后的及时检查和纠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加强对成品的保护 对饭店地毯、墙纸、家具等成品的最严重破坏,往往发生在开业前这段时间,因为在这个阶段,店内施工队伍最多,大家都在赶工程进度,而这时客房部的任务也是最重,容易忽视保护,而与工程单位的协调难度往往很大。尽管如此,客房部管理人员在对成品保护的问题上,不可出现丝毫的懈怠,以免留下永久的遗憾。为加强对饭店成品的保护,客房部管理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1、积极建议饭店对空调、水管进行调试后再开始客房的装潢,以免水管漏水破坏墙纸,以及调试空调时大量灰尘污染客房。 (阅读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