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作别人或许会一阵兴奋,可廖健瑜却像没事般继续擦她的玻璃。后来的喜讯便一个接一个:第一年,东坡店走上了良性上升的轨道;接手了“莱尔斯丹”原来的直营店;银泰、利星、解百等的专柜陆续开张;第五年,廖健瑜成为“莱尔斯丹”全国最大的特许经销商之一;第六年,她把“莱尔斯丹”开到了苏州和无锡。
琐碎的事业
廖健瑜说“做零售很琐碎。”一开始我不明白,总觉得一个女子在长达八年的创业故事中一定会有些可以娓娓道来的曲折,不过当知道每年如12月31日这样的商场促销的大日子廖健瑜一定会赶到现场,和员工们一起做到打烊,然后在所有人都累得回去睡觉时把所有分店的资料拿回家,灯下的她独自一人完成原本应该由员工来做的所有报表时,我忽然有点明白她所说的“琐碎”的含义,或许成功有时并不需要惊涛骇浪,一点一滴的累积反而更显真实
采访结束时,我对廖健瑜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你应该是一个理性的人。”她笑了起来:“我希望我是。”这个回答给人以遐想:专注、坚定而又细致地去做某一件事,或许廖健瑜成功的秘诀正在这里。这个只要问她最近杭州甚至银泰哪个款式好卖,她都会不假思索地报出货号的女子,工作对她来说已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她曾经这样说过,不过我相信在她工作的时候,“莱尔斯丹”就是她的全部。
从来不会有坐享其成的事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一家咖啡吧见到了孔晨——温州杰尼亚总经理。白色的休闲西装,淡雅的裤子,一身上下都是杰尼亚的行头。微卷的发际,清爽的面容,不事张扬却传递着时尚的气息。与温州其他老板相比,他似乎少了一分精明,却透出一股雅皮士的味道。杰尼亚在浙江所有的门店都是由总公司直接开设,在当地聘用人员进行管理。所以,孔晨戏称自己只是“高级打工仔”罢了。而正是这个所谓的“高级打工仔”,把温州人并不熟悉的国际名牌——杰尼亚带进了温州人的视野。
因为坦率被录取了
进入杰尼亚以前,孔晨在欧洲生活了五年。期间,每逢欧洲国际名牌大打折,他总是要约上一帮好友前去淘宝。BOSS、PRADA、DUNHILL……很多知名的品牌用很优惠的价格就可以尽收囊中。慢慢地,孔晨对名牌有了很浓厚的兴趣,平时开始关注起名牌产品的各种信息来。
1998年,温州人强劲的购买力初露端倪。杰尼亚看到了潜在的商机,当年就落户温州,在名牌最集中的国际商场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并向社会公开招聘管理人员。那年孔晨刚好从欧洲回到国内,正打算找一份职业谋生。听了朋友的建议,他尝试着去应聘。当时只有两个人进入了最后的面试,一个是经济管理方面的硕士研究生,一个就是孔晨。竞争者无论是学历还是其他外在条件都明显优于孔晨。“当时,老板亲自面试。他只问我两个问题,一个是问我知不知道杰尼亚?我就说不太了解;他又问我杰尼亚在温州能不能卖,我说太贵了,卖不了。”不知道是因为孔晨的坦率还是其他原因,杰尼亚最终选择了孔晨。面试后的第三天就通知孔晨上班。
从头开始学习
虽然在所有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孔晨并没能因此而松口气。作为知名品牌的杰尼亚秉承以质取胜,投放的广告额十分有限,几乎不在地方媒体上投放。这对没有服装经营经历的孔晨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短时间内把一个温州人不熟悉的品牌推广开来,成了他最大的困难。
谈到创业初期的情景,孔晨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杰尼亚总公司十分看好温州的市场,给孔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公司派专门的培训人员到温州给孔晨做了7天的集训。对杰尼亚的用料、产品风格、历史沿革以及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那时正是世界杯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孔晨白天参加培训,晚上就陪培训专员看球。只是一个星期的光景,人瘦了一大圈。不过,对“杰尼亚”的有关知识他都已了然于心。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