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下面的故事。从出身看,卖天线和电视机起家的ailun爵士,与维珍集团创办人lili爵士真的是天壤之别。前者出身伦敦东区的政府公房,父亲是一名吃苦耐劳的裁缝,后者出身于优越的高级中产阶级家庭,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但只要掀开盖子就可以发现,推动两人的动力(尤其是在逆境中)是相同的——休格必须摆脱生活的贫困,布莱信必须超越社会的期望。
但他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尼森表示,中产阶级出身、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孩子很难变成亿万富翁,因为他们缺少动力,他们通常会在文化上受到限制,无法在传统范畴内获得成功。“一般而言,成为亿万富翁的关键,是拥有获得成功的坚韧不拔的决心,”尼森说,“关键是要渴望赚钱,不挥霍或将它留给后人,而要把钱看作自身价值的象征。因此你的钱永远赚不够,因此没理由停止追求更多的财富,即使困难重重也继续前进。
维珍集团的创办人布莱信也曾面临危机,但他一直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以至于他的帝国涵盖众多分支业务???包括手机、火车、汽车、航空以及结婚礼服(为什么不卖呢?),但令他非常骄傲的是,这个业务广泛的帝国里从未有公司倒闭。这位英国最有名个性最独特的企业家现年55岁,非常热衷参与各种高调的媒体作秀和宣传,并时常提出石破天惊的想法,最新的例子就是将游客送上太空。
通过金钱寻求安全感,这是一种金钱永远无法满足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听起来像一种病。
尼森教授在研究中还提出一个理论——金钱带来的安全感。“他们试图通过金钱寻求安全感,但这是一种金钱永远无法满足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听起来就像是种病。”这样的理论有助于解释,亿万富翁们为何在有了很多钱以后还不会功成身退,为何不买私人飞机和豪华轿车。
当休格于1991年买下托特纳姆热刺足球俱乐部时,已经是亿万富翁了,这之后的10年,他说都白白浪费了,并不是他亏了钱(事实上他赚了,他卖掉了俱乐部大部分股份,只留了一点点)。他自己承认,沉迷于足球和承受球迷苛责的过程,迫使他忽视了另一只球——他的Amstrad公司。在买下球队之后, Amstrad公司业绩暴跌,整整亏损了7000万英镑。“不管怎么样,我绝无可能放慢脚步,我从心里就不允许自己这样做,”ailun曾如是说。
超级富豪的法则是,控制一块资产并增加它的价值。就像有人立志要成为奥运冠军一样。
成功的华尔街投资者、《如何成为亿万富翁》一书的作者马丁?弗里德森还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是亿万富翁与众不同的一个特征。他们必须关注风险,但那还不够。核心在于控制一块资产,不一定要廉价获得。很多人能够理解并遵循低买高卖的法则,但超级富豪的法则是,控制一块资产并增加它的价值。从个性角度讲,就是盯住目标,就像有人立志要成为奥运冠军一样。”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