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IDG中国区总裁熊晓鸽也深表认同。“其实投资最重要的是投人,看一个项目,最关键的是评价管理这个企业或这个项目的团队。除了要判断管理团队的能力,也要看和投资方是否在理念上合得来,甚至是不是气味相投。”
熊晓鸽笑言,世界上有三类人不会嫉妒你的成功,一是你的父母亲,二是中小学老师,三是风险投资家。他们都会以你的成就而自豪。
现状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在将来,与阎焱的从细微处见真知相似,徐新也是一个读人的行家里手。
在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华英才网董事长、今日资本总裁徐新。以语速极快、举止干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早已成名的投资人阎焱、熊晓鸽并列出席,这位漂亮的女性徐新丝毫没有显得逊色,反而在清一色的男性投资人队伍里,颇为抢眼。
2005年5月,当国际知名网络招聘公司“巨兽”用5000万美元购买中华英才网40%的股份时,闷声赚大钱的幕后推手徐新被媒体曝光。
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之后,徐新进入金融圈。第一年的工作是琐碎而平凡的:登记、复印、盖章,她耐着性子做了一年,还被戴上中国银行年度“优秀员工”的光环。
拿到了英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在普华永道做了三年财务报表之后,完成报表所带来的满足感已经不能满足她了。在单位领导的推荐下,她进入了国际知名投行百富勤投资公司,正式涉水投资,其代表作品是娃哈哈项目。
有媒体用“捧红丁磊的女人”来形容徐新。而奠定她在投行界地位的重大项目,正是500万投资网易。她时任霸菱投资中国区总裁。
认识丁磊,正是通过电话。第一次见面,徐新便对他的自信印象深刻。“他当时还很年轻,只有29岁,”问起网易在行业里做得怎么样了,他说第一。“我知道网易当时是第三,但还是决定要投,因为要的就是他这种自信。”
除了自信,身为浙江人的丁磊商业知觉、市场敏感度都成了风险投资人看重的优点。在徐新看来,丁磊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专注。
1999年,与丁磊一样走入徐新视野的,还有一个人,他便是中华英才网创始人张杰贤。当时的中华英才网只有五个人,其中两个还是临时工。
“当时连商业计划书都没有。”徐新回忆说。通常的风险投资,在接触的阶段都会有一个商业计划书。
见面一周之后,张杰贤交给了徐新两页纸。在只有几张桌子和几台电脑的一个小办公室,徐新便成了天使投资人。
与其他风险投资相比,天使投资风险非常大。中华英才网最吸引徐的,是不需要编辑、不需要内容的新的商业模式。
“创始人张杰贤的商业感觉特别好,公司的股权结构也特别简单。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徐新常常自豪于自己的这份工作,她曾经说过,人的一辈子,除了寻找生命中的另外一半,找工作应该就是最重要的吧。
其实,无论是丁磊还是张杰贤,都是一个团队的代表,选择了正确的团队领导者,可以说就是完成了80%的工作。选择团队,你首先要知道“谁是最重要的人”。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