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份,曹约泽辞职后成立了一个豆制品公司,开始加工豆腐乳、晒干豆酱等豆制品。为了降低投资成本曹约泽直接到豆腐村,收购豆腐然后加工豆腐乳,他第一次就生产了10多万元的豆腐乳。
2004年春节前曹约泽的豆腐乳终于上市了,他开始期待市场的反应。
曹约泽:“陆陆续续打来电话,一个是要索赔,他说你这个产品不行,我吃了以后,我们全家呕吐,怎么怎么的,当时接到有10几个投诉的。”
曹约泽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做豆制品就遇上了这样的事,他赶紧想办法对销售出去的产品采取紧急措施。
曹约泽:“我这个产品是好的是坏的全部把它召回来,召回来以后,是已经坏了的,全部报废,全部在厂里报废。”
经过反复调查曹约泽发现,这批出现质量问题的豆腐乳并非因为制作工艺有问题,而是因为农户提供的豆腐水分过多,豆腐太嫩造成的。
出现这样的事后,加工户们都否认是自己的豆腐出了问题,因为他们都是根据家传的秘方加工豆腐,他们都十分珍惜曹约泽这样一个固定的大客户,加工时都格外上心。
日进村豆腐加工户 李典春:“他们出现问题,是他们生产以后,我们给他提供的豆腐那个时候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
烧田村豆腐加工户 华文波:“他总共不是在一家定的,他是乱七八糟到处订购的,他是这样的,他是谁做的豆腐多,他就要谁的。”
看豆腐加工户没有一家出来承担责任,一气之下,曹约泽毁掉了所有有问题的豆腐乳。
曹约泽:“这个10万多元损失以后,当时我几乎是家破人亡了,我们工薪阶层的人,靠我自己一点一点的工资攒起来的,也就是那么一点钱。”
这时候曹约泽只好背水一战,他又借来20万元购买了设备,自己做豆腐,加工豆腐乳等豆制品,并试着找销路。
曹约泽:“我们这种产品开始上超市的时候,别人认识有一段时间,刚开始销的不怎么样。”
2006年10月,曹约泽的豆腐制品通过十堰新合作超市贴牌向全国销售。这一年,他的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这时,曹约泽开始实现最初的经营设想,他又开始与以前给他提供豆腐的烧田村、日进村的豆腐加工户再次合作,让农户按照自己的配方,标准化生产豆制品。
曹约泽:“因为我们光靠我们厂的生产,一个是满足不了市场,再一个呢就是说我想借用民间的,也想把我们地方生产豆腐的小的作坊,想把他们拉一把,拉一把就是想带动他们一下。”
今年,日进村的李典春等一些当地有名的豆腐加工户,又开始按照曹约泽的具体要求给他提供鲜豆腐等豆制品的半成品。
日进村豆腐加工户 李典春:“另外呢,他为了稳定这个生产,保证生产任务能完成的情况下,就是说缺乏哪些生产原材料,逐步的组织回来,能够给我们按时的提供。”
在大户的带动下,现在竹溪县的豆制品加工户已经超过了300户,年产值达到了1个亿,产品走出了本省越卖越远了。
竹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易先荣:“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四个大类,50个系列的这个品种,而且产品的市场非常好,目前远销欧洲,韩国等地。”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