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拓展人脉,还进入有线电视日本台历练三年的公关、节目企划与制作,现在成立个人公关工作室,负责日本表演团体或企业来台湾的窗口与活动企划,以及规划日本旅游。“只要想到日本就会想到我,”钟雨欣自我期许。
3、加强专业能力、整合能力
“没有专业,人脉只能用一次而已,没有第二次机会,”一位独立工作者强调,无可挑剔的专业能力是一切的基矗除了专业,要能从众多的自由工作者脱颖而出,则要有不同专业领域的整合能力。
“今天的职场,你不能只做一件事情,你一定要视自己就是一个企业体,”美国《新闻周刊》在谈到美国一人公司趋势时建议。
从信息科技工作者转型为个人理财顾问,现在掌管十多位客户的嘉鼎资产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王隆唔,是典型例子。王隆唔曾在投顾公司工作五年,只能推销基金,客户选择有限,年薪只有七十多万。后来离开组织之后,成立只有三人的小公司,只服务十几个非常有钱的精英客户,每人最少投资五十万美金,帮他们量身订做美国股市的投资,提供真正贵宾理财的服务。去年整体投资报酬率在七成,让他去年管理资产的佣金高达一千万。
创业后,掌握四大重点
1.初期心态要归零。经济上要有至少一年的准备。
当过惠普总经理六年,又担任过资策会董事长三年,去年夏天拿到台大博士学位后,五十六岁的黄河明,又给自己一个极大的挑战。
他希望可以在台湾建立一个本土的、犹如国际知名的麦肯锡顾问公司,帮助台湾企业走向国际行销之路,因而在四个月前成立悦智全球顾问,希望吸引在各个领域中,已经有经营管理经验的长才,加入他的顾问团队。
卸下董事长的职称与待遇,现在黄河明常坐捷运,几个员工待在只有十几坪的办公室里。黄河明说自己个性审慎,因此各种准备早就做好了。财务上,十年没有收入,也不会影响家计,心情上,一切归零,“就像是计算机上已经打了好几页的文件,统统丢掉,重来,当作过去没有就好了,”他说。
2.不能单打独斗,要组成可弹性合作的团队。
由于市场变化快速,自由的个人工作者,经常是临时组合的团队,特别需要灵活弹性与团队合作。
成为临时团队的灵魂人物,最具竞争力。“就像扮演制作人的角色,”悦智全球董事长黄河明说。
旅游杂志《行遍天下》前任总编辑曹忆雯就是一个例子。三十五岁的曹忆雯,离开属于裕隆集团旗下的《行遍天下》之后,单飞成为旅游报导的自由工作者,她经常跟旅行社或航空公司提企划案,通过之后,再找美编、以及两、三个文字工作者一起合作。“我们彼此都是对方的老板,”曹忆雯的合作伙伴也会去接别的案子,再分工合作。
惠悦企管顾问总经理黄世友指出,通常企业外包的案子,大都是公司内部没有这种人才,做不出来,或是临时发生状况,或是结案时间有限。“客户需求可能说不清楚,又有时间压力,又必须要让客户满意,”他指出自由工作者必须具备这样的核心能力。
4.自我管理与持续学习
离开组织,会失去组织的学习资源,自由工作者更需要花时间自我学习,否则无法维持优势。
韩第在《大象与跳蚤》一书就提醒,持续学习,才能超越竞争,尤其是随时需要维持最新技能的专门职业。他建议一年要花一○%的时间来学习。
创业www.chuangyezg.com时应该避免的四大陷阱
1.不能乱接案子
客户管理可说是小型工作室最大的忧虑之一,不少人没案子要烦恼,有案子也烦恼。
一位文字工作者就曾经有惨痛经验。不是三个月没案子接,就是一下子来太多案子,每个都急得半死,简直疯狂。之后,只维持一年半,他就回组织工作。用他的痛苦经验,他建议SOHO族不要乱接案,要有一段时间摸索出一个稳定的客户群。
美术网络与程序设计自由业者韩志馨建议,最好规划出稳定案源,行有余力才去接一些小案子,“不要因为一些小案子让自己的生活与工作陷入一团糟,”去年接了十个案子,年收入一百五十万,韩志馨不被案子绑住,还有时间去进修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