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编辑整理:寸土寸金的店铺在这个夏季却出现了生意死角,大东门平价水果超市的老板郑小姐凭着多年的生意经验,突发奇想地开出了芜湖第一家“就地取材”的鲜榨果汁铺,这一来不仅盘活了死角,还为水果店老板最头疼的鸡肋——卖相不好的水果找到了一条赚钱的出路。
近一年做下来,生意是没做死,但寸土寸金的店铺里却出现了一个“死角”——因为受到阳光直射,比较热,今年一进夏天,顾客总不愿意在店门靠左的一个角落多停留。
想出一个好办法卖相不好的水果榨果汁
于是,郑小姐花了2万元装修、购买设备,一个鲜榨果汁铺,在水果超市这个特别热的角落开张了。“这个地方本来就要交房租的,空着也是空着,这样一来能增加一笔收入。”郑小姐说,把这个原本不生利的地方变成小小“聚宝盆”,自己做了反复论证:一是新华路上没有像样的饮料店,二是街上能买到的水果汁总是“名不副实”,有些还加入很多香精色素,而水果店可以就地取材,就连大商场里的鲜果汁种类都没自己店里的全。加上现在最流行的“制作过程透明化”,现做现卖,顾客肯定愿意埋单。而在这一年中,郑小姐也观察到,来自己店里的顾客,不少是新华路附近公寓、写字楼里的外国人,他们对鲜榨果汁的需求格外强烈。
果然,鲜榨果汁铺开张第一天就赚了500多元。附近一家韩国公司的老板每天都让员工来买两次鲜果汁。而郑小姐心里还有另一笔账:到了夏天,水果每天的损耗高达5%~10%。“一些卖相不太好,像有个硬疤的桃子、隔日的黄瓜,也都可以拿来做鲜果汁的原料。”
自从水果店变成超市般的开放式货架后,卖相不佳的水果一直是店主们眼中的鸡肋。通常它们有三条出路:或以超低价贱卖,就像大超市每天晚上都会用“天天低价”来处理一批蔬菜瓜果;或无偿分给周围认识的朋友享用;或是等到真的无法销售了,忍痛当垃圾扔掉。而郑小姐却让这些好吃不好看的水果在榨汁铺里焕发“第二春”。
草根创业网算了算,当天店里的桃子标价2.8元/500克。做一杯鲜桃汁大约需要三个桃子,重400克左右,价值2.2元,做成果汁后售价为2.5元,摊上制冰块的费用和人工费,虽然看似没什么赚头,但仔细一分析,原本可能损耗或折价的桃子,能以优质桃的价格出售,一出一进就是一笔收入。
而据有经验的水果店老板透露,像“大东门”这样的操作方式,其实每种果汁赚得不一样,“像那些销量大的西瓜,从果园直接运来的,原本成本就低,售价也是2.5元,赚得就多了。”
(阅读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