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该银行旗下拥有一家突破传统经营模式的网上保险分公司DirectLine。相同的是,这些企业都建立了独立经营的全新实体,为自身企业和客户创造价值。
最近,人们看到许多老牌大型企业也不甘寂寞,纷纷推出被称为“新经济”经营实体的分支机构。为此,他们不仅制定了全新的发展战略,更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例如,宝洁公司推出新兴互联网分公司。
灵活敏捷的开拓型企业这些企业并不那么强调创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而是抱着必胜的信念,以全新的方式,迅速把企业现有的设想推向市场。
日本本田公司就是这类企业的杰出代表。本田在其经营的行业当中成功地引入自己的设想,依靠自身卓越的快速实施能力不断开发、不断学习。在摩托车制造领域,本田首先向雅马哈、HarleyDavidson等主要竞争对手学习,不断从自己和其他企业身上汲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随后以全新的分销模式、对发动机和制造技术的创新成果一举超越了它的对手。然后,本田又把注意力转向汽车制造业,不断加速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切实关注客户的需求,最后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又一次赶超了美国、欧洲和本国同行,遥遥领先。
持续自我创新的企业这类企业以Skandia、诺基亚、索尼为代表。作为大型企业,它们不断把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推向市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们运用全新的组织和领导模式,推动整个企业的创业行为。如今,面对市场条件的不断变化,他们有能力通过不断创新,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并且总能领先对手,率先把创新成果推向市场。
这些企业领导把握着企业的价值取向,整个企业充满着创造力和必胜的信念,着重强调合作精神和知识共享。
复苏的巨人企业就在不久前,这类企业还不被人们看作是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但他们重整旗鼓,正努力振兴昔日的雄风。IBM和壳牌公司就是其中两例。
和持续自我创新的企业一样,他们多为大型企业,希望通过创新成功地实现成果的市场转化。但是,由于这些复苏的巨人企业正处转型阶段,因此创业行为更多地集中在领导团队当中。这类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多是坚持不懈、始终保持一股子创业的劲头,而非保守一种企业文化。此时,进行强有力的绩效管理至关紧要。
网络协作型企业为了克服传统产业结构和行业经营准则的种种弊端,发扬创业精神不仅限于企业个体,还要走出门去,参与协作。而建立创业协作网络就要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通过创新达成共同的目标。然而,为了达成和维护共同的利益,网络协作的参与者都要面对艰巨的挑战,包括复杂的责任归属和控制问题。此时,关键要注重价值创造,抱有清晰的战略和共同的使命感。更明确而言,协作将成为发扬创业精神的重中之重。
能够成功地驾驭这些困难的企业建立了诸如网上采购、技术联盟、电子化市场等高度协同运作的经营模式。其中就有ChemConnet公司的全球网上化工交易市场和汽车行业的电子化市场Covisint。创业协作的范例举不胜举。在通信领域,有GSM标准。还有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和Psion四方于1998年4月联合组建,一年后由松下参股的Symbian公司。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